一、活动背景(主要介绍游戏活动所需的玩教具材料、环境创设、儿童的兴趣和前期经验、教师预期、游戏规则或玩法等。)
活动缘起:
“老师,我不想吃有东西的面,老师,我要吃干净的饭,老师,我吃鱼会吐……”每到用餐时间,总会看到部分小朋友耸拉着脸,诉说着自己对食物的不满,这是我们班普遍存在着的挑食现象,借由袁隆平爷爷的故事,《一粒种子改变世界》,让小朋友认识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同时培养对袁隆平爷爷的敬畏、感恩之情,在活动中,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介绍着自己喜欢的美食,借由这一教育契机,开启了一段美食探索之旅。
游戏材料
/p>
主要材料迷你厨房一套
辅助材料面包、鸡蛋、棉花糖、香蕉、
教师预期:
通过活动了解到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知道如何设计属于自己的营养餐,并认识南平特色美食,在动手制作美食中,养成不挑食、不偏食的良好饮食习惯。
二、活动内容与过程实录(主要介绍游戏活动的内容和过程,包括幼儿与环境材料互动、探究和交往的关键环节和典型行为,以及教师的支持与回应等。)
(一)畅聊美食
1.我喜欢的食物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吃什么?它们是什么东西做成的?怎么做的呢?它们是什么
味道的?”
我喜欢吃软软的,上面有草莓的蛋糕。
我最喜欢吃甜甜的糖果。
喜欢吃糖果,但妈妈说不能吃太多,会蛀牙的。
我喜欢妈妈做的菠菜,吃了会变成大力士。
喜欢吃幼儿园做的意面、咖喱鸡肉和西兰花。
喜欢吃肉包子,它是用面粉做成的。
我喜欢吃肉肉、葡萄、苹果、西瓜。
小朋友们滔滔不绝的说着自己喜欢吃的美食。
畅聊美食的过程
2.我家的美食
一个家庭的饮食习惯,既有独特的构成元素,也和当地的饮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小朋友分享了自己家的美食。
我家的美食
3.南平特色美食
小朋友们产生了新的疑问题,那我们南平的特色美食是什么呢?它们是怎么做成的呢
各种各样的南平当地特产美食
(二)营养搭配
1.食物的奥秘
为帮助幼儿改善挑食的现象,开展了一次谈话活动,通过认识食物营养金字塔,让孩子们明白食物的不同营养价值,可以帮助我们的身体长高,增强抵抗力。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营养均衡
让孩子明白每种食物的营养价值不同
2.光盘行动
通过故事和儿歌让孩子们懂得粮食的生长过程,感受到粮食的珍贵和劳动人民的辛苦。为了让孩子们了解粮食的重要性,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珍惜粮食的美好品德,开展“光盘行动,从我做起”的活动,培养孩子“爱粮惜粮”的好品质。
让孩子从小养成珍惜粮食的美好品质
3.营养午餐我来配
中一班的小朋友正在热火朝天的讨论着如何搭配营养均衡的午餐。经过讨论,他们知道了食物要荤素搭配,多吃蔬菜水果,才能身体棒棒。于是开始尝试设计“一周营养食谱”。
营养均衡
解读与支持:
孩子们喜欢吃的食物很多,但是都是营养价值较低的食物,比如:汉堡、蛋糕,零食类的食物,
问题一:我们为什么要吃饭呢?
小玥:吃饭可以帮助我们长高。
小霖:吃饱了我们才有力气活动。
诩:多吃饭,可以帮助我们身体越来越棒,有营养就不容易生病。
问题二:那我们要如何吃,才会更有营养呢?
小宇:什么都吃,像我一样都吃光光。
小晨:不能只吃自己喜欢的。
营养餐设计前的大讨论:
师:这些多食物怎么样搭配更合理呢?
阿言:多吃胡萝卜可以保护我们的眼睛,我要把它加入食谱里。
洋洋: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一天水果要吃2-3种。
小嫣:天气比较热,加入西瓜、绿豆汤可以帮助我们解渴、降暑。
齐齐:不仅有水果,蔬菜、肉类,主食也都要有,这样大家才吃得饱。
师:那?你们想好了怎样设计了吗?
佳佳:老师,我们每个人想的都不一样。
师:那请小朋友动手设计吧。
(三)小厨师岗前培训
1.参观幼儿厨房
厨房里有什么?我们可以在厨房里做什么呢你知道哪些关于厨房的秘密?幼儿们围绕这话话题开展讨论:
幼儿园的食物都是从厨房做出来的,那幼儿园的厨房和我们家里的厨房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呢?我们走进厨房,近距离参观一下!
幼儿园厨房与家里厨房形成对比
2.厨师小助手
“老师我想帮助你一起煎鸡蛋”,“老师我来翻鸡蛋吧”,“我们还可以做汉堡包”......在小朋友的兴致勃勃讨论中,让我们一起体验一下厨房小助手吧。
体验厨房用具的使用
“小宇,不是这样的,要把鸡蛋用夹子翻过来”,“小宇,肉松都撒出来了”,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可开心了。
问题一:厨房用具都有哪些?
带着疑问,小朋友们参观了幼儿的厨房,发现,幼儿园厨房里的用具和家里的家电用器是不一样的,炒菜的锅特别大,蒸饭的是用蒸饭机,不是家里的电饭煲,并且我们喝的豆浆机,幼儿园里的都是特别大号,因为幼儿园的小朋友很多,如果用家里的家电用器是不够大家吃的。
问题二:迷你厨房里的这些用品,它的功能是什么呢?
小霖:扁扁的锅,有个长手柄,是炒菜用的。
小琪:有个两层的锅,是蒸锅,可以蒸饺子、馒头。
解读与支持:
疑问的产生,给予了孩子讨论的机会,参观厨房、认识厨房用具,不仅认识家电用器,还知道它们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并动手制作简单的美食,增加幼儿动手能力的同时还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
(三)巧手做美食
1.我是小厨师
小朋友们参观完厨房,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了厨师小助手的新技能,更加强了小朋友想自己动手制作食物的兴趣,回家后大家都跃跃欲试。
体验厨房生活
2.DIY美食铺角色室里,
不同以往,小仪小朋友在卖着自己制作的美食饼干,“便宜卖,便宜卖,3包饼干只需5元。”“老师,老师,我也想做美食一起卖”,“我也是,我也是。”在孩子的热情声中,美食铺开张啦!
“我来设计食物的价格。”“我们一起做个价目表,进行展示吧。”
小朋友体验卖家生活
问题一:你们想卖哪些哪些美食呢?
小仪:我妈妈做的饼干很好吃,我想买饼干。
小霖:我有卖过香肠。
洋洋:我会和妈妈一起做水果糖葫芦,我可以卖这个。
问题二:那美食做好后,要怎么卖呢?
小怡:让妈妈带着我们一起卖。
小明:可以叫卖,看到小朋友就大声叫。
扬扬:有好吃的零食,一份五元钱,吸引小朋友来买。
解读与支持
/p>
在售卖美食活动前,孩子自己讨论和设计价目表,每份食物的价格应该是多少,确定好后,进行价格表装饰。在售卖美食活动中,幼儿在介绍着,一种食物卖3元,买两种有优惠,仅需5元,通过此次活动,丰富了幼儿的角色体验,和进一步感知10以内数的概念。
(五)“疫”线温暖
中一班的小朋友和家长们在讨论,这次美食活动赚取的费用,该如何使用呢?为让孩子从小就懂得感恩,大家决定,为驻守在一线的医护人员送上爱心满满的温暖。
为防疫人员送上温暖
活动过程:
从畅聊美食,到认识食物营养价值,并展光盘行动,积攒兑换礼物,每一个环节都是在幼儿的讨论中展,制作美食、售卖美食,是幼儿头脑风暴中产生的活动,教师对幼儿的想法给与大力支持。
解读与支持
/p>
整个过程孩子们都在参与,不仅大胆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更看到了他们在游戏中的讨论,面对活动产生的问题,我们也是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让他们自己想办法解决。
三、活动的特点及价值所在(主要介绍活动的特点及其对幼儿学习发展的价值,反思教师支持行为的适切或不足。)
(一)本次活动的特点及其对孩子学习发展的价值
1.活动特点。
(1)为幼儿提供多种感官为主渠道的感知、体验式学习。
由于幼儿是以无意注意为主,因此,对于进餐知识,教师让幼儿在无意注意伴随下进行随机学习。通过阅读绘本对认识不同食物的营养价值。
(2)由于幼儿的思维发展分为3个阶段:一是动作思维;二是表象思维;三是初步抽象思维开始萌芽。因此,教师为幼儿营造丰富材料的学习环境,以动作伴随的操作式学习为主。
(3)由于幼儿的思想不成熟,行为具有冲动性,因此教师为幼儿提供直接兴趣为动力的情绪化学习。此次活动教师可以解释目的、意义、内容和方法,调动家长参与的热情,引导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幼儿进餐的良好习惯和文明进餐的礼仪,并促进幼儿园、家庭加强联系,形成合力,促进教育成果的最大化。
2.孩子学习发展的价值。
(1)以丰富的教学手段为途径,促进幼儿健康进餐。良好的情绪是增加孩子食欲的前提,愉快的情绪是幼儿进餐的关键,而教师则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要为幼儿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进餐环境,营造愉快的用餐气氛。吃饭前,老师用赞美的语气介绍饭菜的名称、营养价值和味道,从而增进他们是食欲,另外对食欲差的幼儿给予适当的鼓励,激发他们进餐的情绪,打消厌食心理。挑食偏食是幼儿常见和问题,易造成营养摄入不平衡。我们采取由少到多逐步训练方法,并通过讲故事、念儿歌等形式,让幼儿懂得一些营养知识,从而愿意品尝各种不同的食物,除此之外,我们让幼儿参与简单的栽种、采摘、烹饪等实践活动,对于这些实质性的操作活动,孩子最感兴趣不过了,而我们的实践也证明,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在用餐时会很自觉地吃上蔬菜了。
2.“进餐教育”,目的是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学会良好的进餐礼仪。
餐前礼仪:勤洗手。
用餐礼仪:进餐过程中老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