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高考还有天,高三学生小徐却已经“退学”在家一个多月。医院青少年早期干预门诊副主任医师王奕權近期的门诊中至少有一半是因为考试焦虑、学业压力等问题找上门的,其中不乏面临中高考的学生。
“临门一脚的时候,竟然掉链子了!”母亲秦女士拉着赵向走进诊间,似乎比儿子还焦虑。赵向原先成绩还算不错,排在班里中上水平。上了高三后,因为两次学考的失利,让他一度没了“方向”。起先,他还每天都复习到凌晨,但学习效率还是很低,成绩也不理想。到后来,一提到考试,他就会出现心慌出汗、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发脾气的情况。医院给出的诊断是:重度焦虑。
王奕權主任表示,焦虑是个正常状态,每个人都会有。有些学生会出现睡眠不足,入睡困难,精力缺乏,昏昏入睡。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过度紧张——学不进去——更加紧张——更加学不进去。
“焦虑其实是会互相传染的。”王奕權发现,很多时候孩子并不焦虑,却在父母的“传递”下变得焦虑起来。对此,建议家长在面对考试焦虑障碍的学生时,应多点倾听、理解、支持和陪伴。首先要降低目标,明确高考只是人生的一项经历;不要将自己的期望或者未实现的梦想嫁接到孩子身上。如果孩子这段时间老发脾气,家长要理解,这是焦虑的表现。尽量不要去批评孩子,多理解,多鼓励,多宽容。不要干扰孩子正常的生活规律,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围。
孩子也可以尝试呼吸训练。找个安静的地方坐下,尽量摆个舒服的姿势。然后闭上眼睛开始呼吸训练,用鼻子深深地吸一口气,憋4至5秒,用嘴巴缓缓地将吸进去的气完全吐出来,每次练习5至10分钟。
新闻联线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心理与身体的健康同样重要。医院*委副书记、副院长陈致宇表示,医院是医院的领头羊,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方面更是专家云集、经验丰富。为了帮助更多类似小杰这样的孩子及时得到科学的解决办法,把这些家庭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杭州市青少年心理健康诊疗中心(杭州市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中心)正式落户医院。
11月28日上午,西湖区青春健康教育基地开馆暨西湖区学生成长支持中心成立。医院青少年心理专家王奕權、儿童心理专家周国岭被聘为中心指导专家。医院*委副书记、副院长陈致宇等领导出席仪式。
让我们倾听你的“心理话”
西溪谷名医馆义诊活动
时间:12月1日(本周日)13:30—16:30
地点:医院西溪谷门诊部(西溪路号C座二楼-室)
专家:陈致宇(青少年心理)、王奕權(青少年早期干预)、夏泳(双相障碍)、谭忠林(抑郁症)
报名条件:来访者需首次就诊或咨询。为保证就诊质量,必须提前预约,预约电话-,预约时间9:00-16:00。专家号名额有限,先到先得。
陈致宇
主任医师、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中心)副书记、副院长、硕士生导师
杭州市精神疾病重点学科带头人,浙江省优秀精神科医师。从事精神疾病诊治工作三十余年。先后承担省、市级课题多项,发表在专业期刊杂志论文十余篇。
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主任委员
浙江省康复医学精神
神经康复专委会副主任
浙江省司法精神病咨询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心理咨询师指导老师
擅长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神经性厌食、失眠症、青少年学业压力及情绪管理等疾病的早期干预、诊断及药物、心理治疗。
王奕權
副主任医师、病区副主任
杭州市医学重点学科-精神病学后备带头人,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委会委员。
主持杭州市科技局重点专科专病项目2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课题1项,共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SCI论文1篇),获得杭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16年,擅长青少年情绪及行为问题(如双相情感障碍、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等)的心理早期干预和重性精神障碍(如精神分裂症、情绪障碍等)的早期评估诊断及药物联合心理治疗。
夏泳
副主任医师、精神五科主任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老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老年精神障碍分会委员,浙江省神经科学学会神经修复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特聘专家,浙江省心理咨询师职业鉴定评审专家。
年毕业于湖南医科大学,一直从事精神科临床、社区精神病防治、精神病司法鉴定及浙江省心理咨询师鉴定、评审工作,有多年精神医学教学、心理咨询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学和考试工作经验。主持多项浙江省卫计委、杭州市科技局、杭州市卫计委等科研项目,获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三等奖。在中华精神科杂志、医院管理杂志、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等国家、省级杂志发表论文30余篇。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二等奖。参编出版《实用老年精神医学》第一版。
擅长双相障碍、抑郁焦虑障碍、睡眠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临床精神药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尤其对双相障碍共病躯体疾病等疑难杂症具有较强的解决能力。
谭忠林
副主任医师、博士、精神六科(情感障碍科)主任
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外聘教师,浙江省精神康复委员会常委,浙江省高校心理危机干预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特聘专家,国际应激与创伤学会(ISTSS)会员。
年开始精神医学医教研工作,负责课题“抑郁症昼夜节律及治疗效果研究”获杭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编写翻译《抑郁和焦虑障碍的治疗计划与干预方法》等学术科普著作。已经在国际国内杂志发表文章30余篇。曾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进修。
擅长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持续性心境障碍等。
作者:浙江老年报徐小翔
编辑:李小彬
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精神卫生中心
健康心理快乐人生
杭州市西湖区天目山路号
24小时心理热线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