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游戏干预方法2
听见星星的回声
晚安心语
亲爱的家人们:
晚上好!
现在是:公历年3月23日星期二,北京时间21:30。今天是小回陪伴您的第天,我是可乐。我听见回声,来自山谷和心间,来自星星的孩子——
志愿者手册
孤独症游戏干预(PCI)包括儿童精神分析游戏干预、人本主义游戏干预、格式塔游戏干预、亲子游戏干预、集体游戏干预等方法,其理论和方式各不相同。
三、人本主义游戏干预
以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为指导思想,本质是相信每个儿童都有自我发展的力量.亚瑟兰提出的八项原则,至今仍为孤独症儿童中心游戏干预所遵循:
1、尽快和儿童建立温馨友好的关系
2、无条件地接受孤独症儿童
3、营造一种宽容的氛围,使儿童可以充分自由地表达内心感受
4、迅速识别孤独症儿童所表达的情感,以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向儿童解释这些情感体验,获得对儿童行为的领悟
5、始终尊重孤独症儿童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相信只要给予适当条件,他们可以自己处理困难
6、不能以任何方式企图指导儿童的行为或对话过程,儿童应该引导干预的进程
7、孤独症干预要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8、在游戏过程中应建立一些必不可少的限制,以确保孤独症干预建立在现实世界的基础上
目前,该干预方法在一些发达国家已广泛用于对有情绪和行为障碍儿童的干预,但国内应用较少.多适用于年龄在3-12岁且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运动功能的非智力低下的儿童,主要包括孤独症、多动症、社会适应障碍、不良行为、学校恐惧症、抑郁(轻度到中度)、神经性厌食、口吃、缄默等,其中以社会适应障碍和不良行为效果最佳.
(注:上述内容转自墨者微课音频,已取得墨者授权,如需阅读原文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