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孩子的成绩都是家长最关心的焦点。围绕孩子的学习,家长能操心的、能做到的都做了,可是有些孩子的成绩却总是难以提高,那么原因在哪里?又该如何应对呢?
#数学学习#
“平时都会,考试不对”孩子在拿到考试的试卷后,常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这道题原来是这样的,我太粗心了!”
可是,问题真的只是由于粗心导致的吗?或许正是由于“粗心”这样的太容易找到的原因掩盖了太多真实的问题。其实,粗心只是做题的结果,并不是错题的原因!
开卷了然,闭卷茫然
“简单得很,不该错的,考试的时候粗心了。”“原来这道题本来是会做的,考试的时候一时没想起来。”“题目看错了,要是审题再仔细一点就好了。”
图文无关基础知识不扎实,是出现低级错误的原因
学习是一个连贯的过程,只有建立牢固的知识体系,才能够做到百战不殆。如果这里的知识点欠点账,那里的知识点又欠点账,那么在遇到一些题目时就难以做到全面、准确地分析,其结果也必然导致试卷上填写的答案不正确。
长此以往,会感觉到学习的知识非常混乱,自己也不清楚自己哪里没有学懂,最终导致“消化不良”,进而“厌食”,对学习感兴趣。如此一来进入到恶性循环,老师讲的新知识也“听不懂”,或者当时“能听懂”,但是下来“全不会”。
图文无关老师建议的解决办法:
一、追本溯源,从源头上端正学习态度。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世界上没有天才,只有不努力的人。
学习是进步的阶梯,如果在学习的时候偷懒了,那么结果也就不会陪你演戏。勤奋的学习态度需要一直保持,如果用敷衍的态度应付学习,那么新的知识越来越多,学习的压力就会越积越大,最终变得对学习毫无信心,从而破罐子破摔,这样的结局无疑是个悲剧。
班主任这样建议让孩子告别低分正如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所言: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在学习中也是一样的道理,首先不能够在精神上有所松懈,而是要保持勤奋的学习态度,为自己立下志向。有了学习的志向,又很怕学习成绩不好呢?
“贪玩”是有惯性的,需要克服。当我还在上学时,曾听见一位同学这样说“耍是有惯性的,我现在学不进去了,只想玩!”这是一位同学对自己的学习状态的概括,他也想改变这样的学习状态,但是却始终没有改变这种状态的决心,最终把“责任”推给牛顿的“惯性定律”——贪玩也是有惯性的!
贪玩确实是有“惯性”的,当一个人习惯了安逸的生活,再去过穷困潦倒的日子自然难以适应。同样一个人散漫惯了,再去过有约束的生活同样感到很不适应。学习,也是一样。
周处二、不怕不努力,就怕没勇气。
其实很多人都能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但是要改变这种状态时却难以下定决心,更别说以一个全新的状态努力奋斗了。
曾经学习过一篇课文《周处》。在汉末晋初,周处为祸乡里,被乡人称为三害之一。后来他进山杀虎,后又入水击蛟,与蛟沉浮三天三夜,人们以为他死了,于是交相庆贺。而周处却杀出重围,最后将蛟龙斩杀,逃出生天。听闻乡人相庆,才知道自己是人们口中所说的三害之一,于是去拜访陆机、陆云。经过陆云的开导,最后改过自新,终为忠臣孝子。
古人讲“朝闻道,夕死可矣”,只要有改正的勇气,不在乎时间和年龄。任只要早上明白了一个道理,哪怕晚上就死去,也是值得的事。对于学习而言,知道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那么又为什么不下定决心把问题解决掉呢?改变,从勇气开始。
班主任这样建议让孩子告别低分三、先解决态度上的问题,再解决方法上的问题。
态度决定一切。并不是说有了态度就一定能成功,而是说态度是成功的基石。当然有了积极的学习态度,方法之类的问题都是“小事”。虽说是小事,但是也不能不讲究方法!
就好比有两个人上山砍柴,一个人拿着锋利的斧头,总能很快就砍满一背篓柴,另一个人拿着顿挫的斧头,砍拆的效率很低。而学习方法就好比这两人手中的斧头,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就是“锋利的斧头”,一个不好的学习方法就是“顿挫的斧头”。
班主任这样建议让孩子告别低分怎样让自己手中的“斧头”更锋利?
在学习之中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学习的时间是相对固定的,用这有限的时间更高效地学习才是最优的学习方案,而这也是让自己手中的斧头更锋利的关键。
俗话说好钢要用到刀刃上,对学生而言学习时间最宝贵,也就是“好钢”,而那些经常出错的题,则是自身需要强化的地方,把时间投入到这些地方的学习之中最好不过。试想,已经知道、明白的知识点,你再每天花大量时间去重复它、背它做什么?只是消耗时间而已。这样虽然轻松,但是却难以起到实质性的效果。
把时间花费到自己知识最薄弱的地方,这样才是最经济、最高效的学习方法。换句话说,其实很多孩子很努力,却是“取巧”式的努力,这样虽然也会起到一些效果,但进步并不是很明显。也就是一些人说说的“看起来很努力”或者“假装很努力”,“结果却不会陪你演戏”。
教学有方,学习有法。(文/冷峰老师)
推荐阅读:
学会学习,爱上学习,用进取谱写精彩的人生!
数学学习方法,一个让你省下时间去玩的学习方法
小学网课模式下的语文学习方法,你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吗?
从小学进入初中后:有哪些课程,应怎样学习?
小学阶段,数学并不难学,老师直言:掌握这5个学习技巧是关键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提高成绩培养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家庭教育书籍父母必读淘宝月销量¥29.8¥89.4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