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医院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甜苣的怀念文/王江闲暇时读《诗经·小雅·采芑》,“薄言采芑,于彼新田,于此菑亩。方叔涖止,其车三千。”意思就是:采芑忙呀忙,从那边的新田里,采到这边菑田旁。大将方叔来到这里,战车就有三千辆。那么,“采芑”是为了什么呢?“芑”又是什么东西呢?“芑”其实是类似苦菜的一种草本植物,可以说就是我们本地的甜苣菜;“采芑”的目的大概是为了给庞大的*事演习提供吃的东西吧。可见,以甜苣菜果腹,古已有之。这让我对“芑”(甜苣菜)油然而生敬意。一天,妻从蔬菜市场买回两小捆甜苣菜:嫩绿娇小的叶子,白白长长的茎,绿白分明,煞是新鲜,十分可爱。“这两小捆,花了十五块钱买的!”妻慨叹地说,“买一小捆是8块,两小捆15。我说买两捆14块行吗?你知道卖甜苣菜的妇女怎么说的吗?”“还能说什么,除非就是不讲价呗。”我说。妻说:“卖甜苣的说‘唉,妹子,这可是我们起大早,跑老远的路,一根儿(甜苣菜)一磕头换来的!’听了这话,我就不好意思再讲价了,因为咱知道其中的苦乐。”看到眼前的甜苣菜,情不自禁地想念起家乡的甜苣菜。小时候,乡村的生活很是清苦,物质匮乏,人们连饭都吃不饱,更别说是有什么像样的菜就饭了。所以,每当春末夏初到来的时候,田野就成了孩子们,甚至是大人们(从清明到小满正是农忙时节)的世界:挖野菜的挖野菜,捋杨树叶子的捋杨树叶子。通常情景是小孩子们挖野菜,大人们砍下杨树(本地小叶杨)枝,孩子们再将杨树叶子从树枝上捋下来——上树,危险,大人是不允许孩子们上的;挖野菜倒是快乐的多。那时候上学很少留课外作业,不像现在的孩子有作业的负担,所以,放学后,三五个孩子拾跟上,奔向田野,任凭风儿吹,任凭暖阳照,只管欣赏绿树碧草,只管寻找萌发出绿叶的野菜。嬉戏中,我们无比快乐地竞相挖着各种野菜:甜苣菜是一定要挖的,其它的有蒲公英、苦苦菜(苦苣)、叶姨菜、害害小蒜等。其中挖得最美最多的还是要数甜苣菜了。当挎着满载收获的箩筐回家后,我们就仔细地摘捡,把摘捡后的甜苣菜用冷水浸泡一段时间,去除一些苦味,然后在沸水中焯一下,捞出,再用凉水浸泡,沥干水,切碎,盛到盆里,放点盐和葱花,滴几滴素油,拌匀,就做成了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了。拌甜苣菜与拌杨树叶(也得焯水)成了饭桌上靓丽的风景。父母总是让我们多吃甜苣菜少吃杨树叶,说是甜苣有点苦但是下火,杨树叶吃多了闹肚子。现在想想,这小小的细事中蕴藏了父母多少的爱呀!然而,现在父亲却已经不在了……后来,生活几经辗转,虽也吃过几次甜苣菜,不知道怎的,总是吃不出当年甜苣菜的味道。这大概是时代在向前发展着,社会也变得越来越纷繁陆离,随之而来的心境也就跟着变化的缘故吧!甜苣是俗名,学名叫苦菜,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花*似菊,属菊科植物。药学著作《桐君药录》有“苦菜,叶三月扶疏,六月华从叶出,茎直花*,八月实黑,实落根复生”的记载,“根复生”说明根系发达,生命力顽强。每年春夏挖掘后,不久或来年又萌发生长起来,真有点“苦菜挖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势头。甜苣菜在医药方面也有显著功效。《神农本草经》云:“苦菜,味苦寒,主五脏邪气,厌谷胃痹,久服安心益气。”就是说,苦菜性味苦寒,能治疗五脏的邪气,能治厌食胃疼,长久服食可以安神补气。这也就说明甜苣菜具有清热解*,杀菌消炎的功效。这大概正是现在人们把它作为餐桌上的保健蔬菜的一个原因吧。甜苣菜这种茎直、复生、苦寒、药用等特性,不正是我们在人生中应该具备的品质吗?做人要正直、顽强、吃苦,要做有益于社会的人,不怕艰难困苦,不畏险恶磨折,永葆活力自信的精神!怀念甜苣,怀念故乡。为了圆梦,在妻的提议下,在初夏的一个周末,我们回了一趟乡下,去挖朝思暮想的甜苣菜,去看日日夜夜惦念的人。不为挖菜本身,只为减轻些生活的重压与烦躁,重温当年那份真景与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