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历史五千年,从某种角度看,“五千年”也是一部漫长的战争史,既有烽火硝烟,也有“无声战役”,其代表就有人类长期与疾病进行的斗争;随着科技发展,日前已知的各类疾病均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新的病魔仍在不断产生。且不说今天,古代同样有各种疾病纠缠着人类的生存发展;这里要说的就是,考古队在湘西发现了一口古井,并出土了大量简书,其中就记载了一种千年前的传染病。
说这话还要追溯到年,当时湘西几位泥瓦匠取土做坯时,偶然发现了不少陶器和青铜器,考古专家也由此揭开了“里耶古城”神秘面纱的一角;但由于种种原因,直到年时,碗米坡水电站工程建设前,这里即将成为淹没区,此时考古队才真正对“里耶古城”展开保护性发掘。这里多说两句,“里耶古城”位于今天的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其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多年前的春秋战国,当时这里属于古楚国的“黔中郡”;此后“秦王扫六合”,这里曾被虎狼秦军两次攻入,并最终消灭楚国,里耶古城也纳入秦国版图,变成了“洞庭郡迁陵县”。
考古队勘察之初,有工作人员就发现了大量青膏泥,懂行的朋友或许会马上想到“古墓”;的确,青膏泥几乎是数千年来古墓的专用品,此时发现青膏泥,理论上确实能与古墓联系在一起。可花费半个月的清理后,意外出现的并非预想中的古墓,而是一座早已废弃的“古井”;问题也在此时出现,一座“古井”而已,古人为什么要煞费苦心的用青膏泥将此掩盖,这里究竟在隐藏着什么?
越是神秘,考古队发掘的欲望越强,可清理出的却是一些“垃圾”,难道真的只是一口废弃的老井?就这样,经过20多天的发掘,考古队才将井中“垃圾”清理干净,仍旧没有发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但考古专家颇为倔强,坚信被“青膏泥掩盖的老井”中一定藏有宝贝,于是考古队还要继续发掘井中厚厚的淤泥。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专家在井底淤泥中真的发现了“宝贝”,是余枚,共20余万字的秦代简书,专家称:可与《史记》相媲美。
简单来说,这些“秦简”内容大多是秦代迁陵县的官方信函、人口、军事、司农等方面的档案类文件,同时也从侧面记载了自秦始皇到秦二世这段时间内的重大事件;说到这或有朋友对此并不认同“专家也太夸张了,这些秦简虽然多,但不过是秦代‘迁陵县’一地的记载,怎么能与内容丰富的《史记》相提并论呢?”乍一看似乎有些道理,但从历史角度去看,却又不完全对;对历史有研究的朋友或许知道,司马迁是汉代史官,理论上并没有经历过秦代历史,且史记中“个人意识”太过严重,尤其对秦代更有明显的偏见。
理论上说,考古发现是最能说明历史的证据,如今这枚“秦简”虽然带有区域性,却是秦代的“官方证明”;且内容从战国一直到秦二世,几乎囊括了大秦王朝由兴到衰的所有时期,其历史意义重大深远,因此专家才将其与《史记》相提并论,并正式命名为“里耶秦简”。这里暂且不说“里耶秦简”中记载的各时期重大事件,也不论当时的人口、兵甲;单说年前,湘西大地上发生的一次重大传染性疾病。
或许是受限于当时的医疗条件,关于这种“传染病”,里耶秦简中并没有出现正式名称,仅有简单的发病症状描写;简单来说,这种疾病最初的表现是,病人鼻子的感觉会逐渐消失,即使故意去刺激鼻毛,病人也不会打喷嚏,甚至完全消失感觉。第二阶段,病人的鼻子会逐渐塌陷,甚至会坏死脱落;最后一个阶段,病人症状进一步恶化,除了卧床不起,全身的汗毛也会逐渐脱落。最重要的是,这种“没有名称”的疾病传染性特别强,湘西一带既没有治疗方法,也没有治疗药物;一旦发现后,只能进行“隔离”,直到病患死亡。
这样的记载在今天看来非常恐怖,延伸一下想,两千多年前的传染病,今天是否还存在呢?如果存在,有没有治疗方法呢?类似问题还有很多,但遗憾的是,“里耶秦简”中并没有对这种传染病命名,甚至症状描述上也不够清楚,这就引起了后世专家的猜想;亦今为止,关于里耶秦简中记载的“传染病”,专家推测出了多种较为可能的疾病,其中有三种被广为认可。
第一种,重度鼻炎。据里耶秦简中的记载,病症阶段多与鼻子有关,从医学角度看,这种症状势必与鼻腔病变有关;但是,“鼻炎”在今天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理论上并不具有传染性,而且病患不至于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当然,这里也存在一定的先决条件,毕竟多年前的人类生存环境恶劣;再加当时的医疗科技落后,“鼻炎”导致死亡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
第二种,鼻咽癌。简单来说,从医学角度去看,“鼻咽癌”是一种鼻咽腔顶部和侧壁发生病变,并形成的恶性肿瘤;理论上说,“鼻咽癌”的病因主要有遗传因素、环境导致和感染EB病毒导致,其前期症状与里耶秦简中的描述比较相似。以现代医学的角度去看,导致“鼻咽癌”的主要原因并不是遗传或是环境因素,其最大的隐患是人类感染EB病毒;更为恐怖的是,95%以上的成人身上都带有EB病毒,尤其是体质较弱者,感染这类病毒的可能性更大。
由此延伸,这类疾病具备“传染性”,且放到没有手术、没有化疗的多年前,鼻咽癌称得上是无法治疗的“绝症”;当然,既然是“95%的人身上都有EB病毒”,也说明这类病虽然具有传染性,但传染性并不强,以此推算,这样的“疥癣之疾”又这么会出现在秦代重要的官方文书“里耶秦简”上呢?暂且不说这一问题,除了上诉两种明确的疾病外,专家还推测出另一种可能——消耗性疾病。
简单来说,“消耗性疾病”并不是单独的一种疾病,而是系统性的一类病;比如常见的厌食症、慢性消化系统疾病、各种肿瘤、甲亢、糖尿病等内分泌异常引发的病症。实事求是的说,这类疾病在今天并不少见,专家以此推断,不排除多年前就已出现的可能性;尤其是厌食症、消化系统疾病和甲亢等,按照多年前人类的生存环境,这类疾病是很有可能呈区域性普遍存在的,此类疾病多不具有传染性,但在秦代很可能被古人误以为是“传染病”。
某种意义上说,“里耶秦简”虽然没有将这种疾病正式命名,但其记载还是为后世留下了研究依据;从其本身来看,“里耶秦简”堪称国宝级文物,从医学研究的角度去看,“里耶秦简”同样具有非凡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