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乳酸菌”的名称由来
最早,人们发现高加索地区的人多长寿,经过研究发现:他们经常食用当地的一种“酸”乳制品。后来,研究者从这种酸奶中提炼出一种“能使乳变酸的菌”,这种菌就被叫做“乳酸菌”了。
再后来,yogurtmild(温和的酸奶)就在德国等欧美市场开始盛行。
所以,“乳酸菌”和“乳”有着解不开的渊源。
嗜热链球菌02不是题外话的题外话
中国市场,益生菌产品的发展如果从95年算起,至今也有25年了。
有两个行业品类一直伴随着它:乳制品和饮品(或者饮料)。
酸奶乳制品而最早,在中国市场春风得意的并不是乳酸菌,而是双歧杆菌!
那时候说乳酸菌,人们甚至认为它还不如“双歧因子”牛X.
随着乳酸菌的健康作用被被逐步认可,益生菌的概念也在市场得到迅速蔓延,当年的双歧因子也经历了“益生因子”到“益生元”的华丽转身。
“见风使舵”,“识时务者为俊杰”,用在这也挺合适的,得佩服那些企业营销人的应变能力!
03当年风靡一时的三株口服液
三株口服液,是95年左右盛极一时的益生菌产品了。那个时候,益生菌的概念没有形成,更多地消费者是因为它对肠胃的效果好,以及其他的一些功能性宣传,加上当时三株迎合了当时的社会市场环境,快速创造了一段三株神话。
当时三株是以一种什么形式出现的,饮料还是药品?因为笔者当年并不是三株的忠实客户(好像记忆中买过2瓶)并没有留意。
三株口服液算是益生菌产品在市场发展中的第一块里程碑了,虽然当时益生菌概念在市场上并没有什么认知。
04昙花一现的乳酸菌奶粉(益生菌酵乳粉)
三株口服液是液态的,不足为奇;而在三株口服液快起快落的时候,中国市场上就出现了固态的益生菌——乳酸菌奶粉。
(为了区别现在的“益生菌配方奶粉”,现在的把乳酸菌奶粉改叫“#益生菌酵乳粉#”。)
乳酸菌奶粉当年作为国家的一个扶贫项目落地陕西,企业进军北京市场失利后,于97年转向了三四线城市。
98年到年间,乳酸菌奶粉以当时高段位的奶粉身份站稳了山东部分区域市场,站稳的原因也是由于产品在腹胀、厌食、便秘及提高免疫等方面的健康作用。
那个时候益生菌的概念依然没有形成,只有一些专业的人士会啧啧称奇。
一张老照片在这期间,日本和韩国的饮乐多和养乐多开始背着“小黄箱”和“小绿箱”进入中国市场了。
年,由于企业体制改革,导致可以大幅挺进的乳酸菌奶粉市场中途夭折。
虽然乳酸菌奶粉并没有在市场的进程中留下什么辉煌,但是,在当时,冻干设备在国内仍是凤毛麟角的年代,益生菌冻干奶粉在中国台湾省以50美元一袋出售的时候(当年有同事亲属就生活在台湾),中国技术的益生菌已然达到了高温喷雾的水平,这一点也是划时代的记录!
05“小水”和酸奶的混战
日韩的两“多”饮料,含量几十毫升,肺活量大一点不够一口吸的,暂称之为“小水”。他们不懈地推广着自己的“活菌”概念。
还记得在幼儿园门口的身影么?蒙牛,现今的乳业巨头,90年代末,人们看到“蒙牛奶粉”的时候,也会不屑地丢一句“又来一个杂牌!”
当蒙牛引爆了液态奶市场以后,没人再敢说“蒙牛”是“杂牌”了,老牛真牛!
随着“引导便捷生活”的液态奶市场的引爆,以及“活菌”概念的兴起,“富含活菌”的酸奶又助推了“乳酸菌”概念的普及!
无论乳品还是乳饮品,无论是活菌还是死菌,还是柠檬酸,不在包装上标注个“几百亿活菌”感觉是对不起消费者!
这期间的酸奶以及“小水”之间的纷杂竞争,让更广大的消费者知道:酸奶好,乳酸菌好,对健康有利!
06益生菌粉市场的形成
年以后,是益生菌粉(固态益生菌)市场真正开始成型的阶段。
年合生元在广州建厂,并开始了益生菌粉概念的教育普及;从婴幼儿市场开始,撕开了市场的切入口。
随后,随着益生菌技术的发展和冻干设备的普及,益生菌粉市场也展开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市场竞争。
合生元,真正改变了消费者以为“益生菌只能在液态下存活”的认知。
07益生菌酵乳粉的回归
由于益生菌粉是以调理肠胃等功能性为主卖点的产品,营养要素缺失;而调理好肠胃除了排泄排毒,更重要的是促进营养吸收,濡养脏腑和提高体能。
这一点恰巧给益生菌酵乳粉(乳酸菌奶粉)留下了市场切入的空档。
年底,乳酸菌奶粉以“酵”乳粉、“高温”活性这两个营养+健康的显著优势再次回归!
益生菌酵乳粉益生菌酵乳粉的回归,将会改变消费者的又一个认知:即使在高温喷雾下,仍会有活的益生菌存在!
(其实,年已经告诉我们了:有些病毒,在高温下也能活的挺欢的······)
08出自经历
以上发展历程的划分,出自笔者曾经的市场经历,
纯属个人划分,纪年不够详细处,欢迎批评指正!
(乳酸菌名称由来那段,笔者没经历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