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厌食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2023年考研312心理学专业基础考研真
TUhjnbcbe - 2024/8/12 16:58:00

“年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可估分完整版)”终于整理好了,同学们可以先看看,因为时间仓促,如有遗漏或者错误的地方,欢迎同学们指正!!!在此谢过了。

年考研心理学专业基础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可估分完整版)

一、单项选择题: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铁钦纳(E.B.Tichener)认为构成意识的元素是()

A.感觉、知觉、情感B.感觉、知觉、表象

C.感觉、表象、情感D.感觉、记忆、表象

答案C铁钦纳把意识经验分析为三种基本元素,即感觉、表象和情感。

2.如果某人中风后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那么他最有可能受损伤的脑部位是()

A.海马B.小脑C.中脑D.桥脑

答案B海马在记忆功能中有重要作用。小脑具有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的作用。中脑是小脑和桥脑之间,是神经的通路,还有瞳孔反射和眼动两个中枢。桥脑对人的睡眠具有调节和控制的作用。

3.刺激大脑左半球中央后回上部的细胞,最有可能引起个体()

A.左侧上肢运动

B.左侧上肢的某种感觉

C.右侧下肢的运动

D.右侧下肢的某种感觉

答案D中央后回位于大脑顶叶的位置,是主要的躯体感觉区,同时躯体与大脑相应脑区的投射关系为左右交叉、上下倒置,因此刺激大脑左半球中央后回的细胞会引起右侧下肢的某种感觉,选D。

4.双歧图形通常用来说明知觉过程中()

A.大小与距离的关系

B.时间与空间的关系

C.恒常与变化的关系

D.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答案D我们只能感觉到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一部分事物,对它们的知觉非常清晰,而把其他一些事物当作知觉的背景,两歧图形可以很好地显示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

5.下列关于睡觉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睡眠锭发生在深度睡眠阶段

B.深度睡眠结束之后,马上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

C.快速眼动阶段出现高频率、低幅度的脑电波

D.从睡眠阶段一到四,脑电波的频率逐渐降低,波幅逐渐变大

答案C深度睡眠阶段主要是δ波;四个阶段后再次进入第三阶段和第二阶段,之后睡眠会突然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被称为快速眼动的睡眠(REM)阶段;快速眼动的睡眠(REM)阶段出现高频低幅的脑电波。

6.小宁上周日参加了“歌唱祖国”文艺晚会,演出盛况至今历历在目,这种记忆属于()

A.语义记忆

B.情景记忆

C.短时记忆

D.程序性记忆

答案B情景记忆是指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有时间、地点和情节的事件的记忆。语义记忆又叫语词-逻辑记忆,是用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短时记忆是处在三级记忆系统的中间环节,对信息进行暂时存储的,保持时间约一分钟的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程序性记忆是指,往往需要通过多次识记才能获得,而在利用的时候又往往不需要意识参与的,如何做某件事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

7.关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研究,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采用节省法测量保持量

B.发现了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C.遗忘的进程表现为先快后慢

D.采用无意义音节作为记忆的材料

答案B年陆钦斯通过吉姆是什么人的研究首先提出首因效应,年,加拿大学者默多克(B.B.Murdock)在实验中证明,人最容易记忆住的是最先学的部分和最后学的部分。

8.邓克尔的一项研究(K.Duncker)的一项研究要求被试利用一盆火柴、一盆图钉把一根蜡烛安放在墙壁上且要求蜡烛与墙面平行,许多被试不能完成该任务。该研究所反映的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是()

A.功能固着B.思维定势C.认知风格D.表征方式

答案A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叫功能固着。定势是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对后续的心理活动会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表征方式是指问题的呈现形式。

9.能够区分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A.语素B.词语C.音位D.句子

答案C音位是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词是语言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句子是独立表达比较完整语义的语言结构单位。

10.图式对阅读理解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A.语素层次B.词汇层次C.短语层次D.篇章层次

答案D图式是知识的心理组织形式,也可以将图式看作是有组织的知识单元。如故事的图式包括背景、主题、情节和结局等内容。当一个故事是按照这种故事的图式组成的话,就非常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

11.下列关于接收性失语症患者的描述正确的是()

A.能听懂别人说什么,但写不出来

B.听不懂别人说什么,但表达流畅

C.大脑没有受损,但听觉器官受到了损害

D.能听懂别人说什么,但发音困难、说话费力

答案B接受性失语症病人能听到别人说话的声音但不能理解语言的意义;或者能重复别人说的话,但却错误地估计了词义;或者谈吐自由,说话很快,但话语却没有意义。

12.下列关于动机和行为关系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同一种行为可能有不同的动机

B.不同的行为可能有同一动机

C.动机强度和行为效率之间是一种U形曲线

D.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组成个体的动机体系,推动个体的行为

答案C动机强度和行为效率是一种倒U形曲线。

13.下面关于饥饿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饥饿中枢位于丘脑的两侧

B.刺激饥饿中枢会导致动物停止进食

C.体内血糖水平的高低与饥饿无关

D.胃部饥饿不是产生饥饿感的必要条件

答案D饥饿中枢位于下丘脑;厌食中枢会导致动物停止进食;饥饿感的一个重要指标是低血糖。研究者发现胃壁收缩不是产生饥饿感的必要条件。

14.当人们受到侵犯时,需要做出诸如回击或退却的决策。根据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这种情况属于()

A.初评价B.次评价C.再评价D.终评价

答案B初评价:是确定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具有利害关系;次评价:是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反应;再评价:是评价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有效性和适宜性。

15.通过改变对情绪事件的理解和评价来调节情绪,这种策略是()

A.控制修正B.认知重评C.注意转换D.情绪重评

答案B控制和修正情绪事件是一种更为积极的策略,它是通过改变情境中各种不利的情绪事件来实现的,情绪调节者试图通过控制情境来控制情绪的过程或结果。认知重评,即认知改变,通过改变对情绪事件的理解和评价,而进行情绪调节。注意转换策略包括分心和专注两种策略。分心是将注意集中于与情绪无关的方面,或者将注意从目前的情境中转移开;专注是对情境中的某一个方面长时间地集中注意,这时个体可以创造一种自我维持的卓越状态。

16..戈尔曼(D.Goleman)针对职场的工作表现提出了工作情绪智力的架构,以下不属于该架构的是()

A.自我觉察B.社交觉察C.人际关系管理D.一般能力管理

答案D戈尔曼针对职场的工作表现,提出了工作情商的架构,包括自我觉察、自我管理、社交察觉、人际关系管理。

17.根据斯滕伯格智力情绪亚理论,情境智力是()

A.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

B.编码、保持和提取信息的能力

C.操作、获得和加工知识的能力

D.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信息的能力

答案A智力情境亚理论认为,智力是指获得与情境拟合的心理活动,在日常生活中它表现为有目的的适应环境、塑造环境和选择新环境的能力。个体总是努力地适应所处环境,达到与环境的一种和谐状态。当个体对环境感到不适应时,要么选择另外一种环境,要么重塑当前环境。

18.小琦喜欢独处、对人冷漠、不近人情、爱挑衅。据此推测,他在艾森克人格测验汇总得分较高的维度应该是()

A.外倾性B.神经质C.开放性D.精神质

答案D外倾性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神经质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精神质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

19..小波喜欢冒险、爱追求刺激、喜欢极限运动,据此描述,他的人格类型有可能是()

A.T型B.A型C.B型D.C型

答案AT型人格是一种好冒险、爱刺激的人格特质。A型人格的主要特点:敌意、竞争、性情急躁、富于上进心、有苦干精神、过分的时间紧迫感、外向、言语举止敏捷、社会适应性差,属于不安定型人格。具有这种人格特征的人易患冠心病。B型人格的主要特点:缺乏时间紧迫感和竞争意识,对工作和生活的满足感强,比较享受生活的行为方式,性情温和、举止稳当。

20.下列选项中与婴儿大运动动作发展顺序相符合的是()

A.翻身-无支撑坐-原地跳跃-上楼梯B.翻身-无支撑坐-上楼梯-原地跳跃

C.无支撑坐-翻身-原地跳跃-上楼梯D.无支撑坐-翻身-上楼梯-原地跳跃

答案A婴儿大动作发展的顺序为抬头-翻身-坐-爬-站立-行走。其中跳跃居于站立和行走之间,因此选择A。

21.小妍在幼儿园玩拼图时一直在自言自语,“这块放这里……这块不合适……该放哪里

呢……这样不对……”按照皮亚杰的观点,这种言语属于()

A.自我中心言语B.独白言语C.前言语D.社会性言语

答案A皮亚杰将幼儿在游戏中自言自语的现象称为“自我中心言语”,这种言语并不以传递信息或者引起别人回应为目的,只是反映了幼儿当下的思维过程,具有自我中心的特点。

22.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目标是()

A.促进心理学研究技术的发展B.揭示人类进化的过程

C.描述、解释和优化发展D.揭示教育与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

答案C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目标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优化发展),广义的发展心理学包括种系、种族个体发展,其中种系发展的研究内容包括揭示人类进化的过程。

23.最适合回答个体发展中年龄效应的研究设计是()

A.横断研究B.纵向研究C.双生子研究D.回溯研究

答案A发展心理学的研究大多采用横断研究设计。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在短时间内发现同一年龄或不同年龄群体发展的相似性和差异性,确定发展的年龄特征。

24.下列选项中,属于青春期个体独有特征的是()

A.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

B.自我意识出现飞跃式发展

C.生理变化对心理活动有明显的冲击性

D.成人感与幼稚感并存带来心理的冲突和矛盾

答案DA选项中自我中心在幼儿期、青春期、成年期均会产生;C、D选项均为婴儿期和青春期共有的特点,故选D。

25.在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要求儿童在半分钟内“什么都不想”,儿童最有可能报告自己做

到这一点的年龄是()

A.5B.8C.11D.14

答案A本题考查对于元认知的概念及发展特点的掌握。元认知是指对于自己思维过程的了解。学前儿童并不能很好的了解思维,认为自己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思维活动,这体现了元认知能力的缺失或不成熟。因此A为最佳选项。

26.认为学生的课堂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的心理学家()

A.桑代克B.布鲁纳C.奥苏贝尔D.维特罗克

答案C奥苏贝尔将学习按照形式分为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按照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分为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

27.《中庸》提出“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学习过程观,与这一理论相符合的现代学习观是()

A.认知学习观B.人本学习观C.联结学习观D.发现学习观

答案D这句话大意强调要广泛涉猎知识,培养好奇心、详细针对地提问、谨慎周全的思考、清晰明确地判断、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认知学习理论重视学习的内部心理过程,但不同研究者的观点各有侧重,因此不是最佳选项;人本主义强调知情合一,全面发展,但题干未涉及“情”;联结学习观只强调行为的变化,忽视内部心理过程,显然与题干不符;发现学习观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博学)、让学生亲自经历对知识的发现过程(审问、慎思、明辨),发展学生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情境的态度和能力(笃行)。因此D是最佳选项。

28..托尔曼的白鼠通过迷津的实验,证明了学习的实质是:()

A.习惯的形成B.形成认知地图

C.获得结果期待D.获得外在强化

答案B白鼠走迷津实验中,当出现障碍物时,小白鼠会选择当前情况下的次佳路径,说明小白鼠的头脑中形成了认知地图。所谓认知地图是动物在头脑中形成的对环境的综合表象,包括路线、方向、距离,甚至时间关系等信息。“潜伏学习”的实验证明了期待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29.面对新冠疫情,医疗系统涌现出了一大批“最美逆行者”,激励广大民众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之中,这一过程体现的原理是()

A.社会学习理论B.接受学习理论C.情境学习理论D.建构学习理论

答案A“最美逆行者”的行为为广大民众提供了一个模仿对象,同时“最美逆行者”的称号也起到了替代强化的作用,因此A为最佳选项。

30.小聪喜欢在学习时写评语,做总结,它使用的学习策略属于()

A.资源管理策略B.编码生成策略C.监控调节策略D.精细加工策略

答案D写评语、做总结是对于当前信息的进一步加工,建立更多新知识与已有经验之间的关系,因此属于认知加工策略中的精细加工策略。

31.在技能形成过程中,学习者把某领域的陈述性知识编辑为程序性知识,并逐渐形成新的产生式规则,这一阶段是()

A.认知阶段B.联结阶段C.自加工阶段D.熟练化阶段

答案B安德森将心智技能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认知、联结自动化。其中联结过程是指学习者把某领域的陈述性知识编辑为程序性知识,故选B。

32.n-back范式主要用于研究()

A.瞬时记忆B.工作记忆C.短时记忆D.长时记忆答案

Bn-back范式主要用于研究工作记忆。

33.在阅读一个汉语句子时,读者的视线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从左向右移动,此时所记录的眼动过程是()

A.注视B.回扫C.回视D.眼跳

答案D从一个注视点到另一个注视点的运动称为眼跳。由于读者是从左向右移动,所以不是回扫或者回视。

34.下列感觉阈限的测量方法中,最容易调动被试积极性的是()

A.最小变化法B.平均差误法C.恒定刺激法D.信号检测法

答案B平均差误法是被试自己主动调整比较刺激,所以最容易调动被试积极性。

35.过程分离(PDP)范式主要用于研究()

A.内隐记忆B.错误记忆C.回溯记忆D.前瞻记忆

答案A过程分离是用来研究内隐记忆的,主要通过在一个任务中设置不同的测验类型来分离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贡献比例,从而实现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分离。

根据下面的研究设计表回答36-38:

36.该研究实验设计属于()

A.被试间设计B.被试内设计C.混合设计D.随机区组设计

答案A所有的被试都只完成了一个实验处理,所以该实验是被试间设计。

37.该研究实验处理的个数是()

A.2B.7C.12D.24

答案C3*4的实验设计一共有12个实验处理。

38.该研究要检验的交互作用的个数是()

A.1B.3C.4D.12

答案A两因素的实验设计交互作用只有一个。

39.下列实验中,属于博弈范式的是:()

A.GO/No-go范式BGA范式C.AB范式D.IGT范式

答案DGO/No-go范式是用来研究执行控制的范式,GNAT范式是用来研究内隐认知的,AB范式是注意瞬脱范式,IGT是爱德华赌博范式,所以本题选D。

40.在某项实验中,要求名被试中的50名先进行M测验,再进行N测验,另50名被试先进行了N测验,再进行M测验,这主要是为了克服()

A.顺序效应B.累积效应C.霍桑效应D.从众效应

答案A这种做法要求一半的被试接受实验处理的顺序是AB,另一半接受实验处理的顺序是BA,所以是控制顺序效应的方法。

41.下列选项中,时间分辨率最好的实验技术是()

A.TMSB.PETC.fMRID.ERPs

答案D时间分辨率最高的仪器设备是ERPs。

42.下列关于加法反应时的法则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假设信息加工过程是序列进行的

B.是对减法反应时的法则实验逻辑的发展和延伸

C.主要用于分析各个信息加工阶段的加工时间

D.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独立,说明它们作用于不同加工阶段

答案C加法反应时不能用于分离各个加工阶段具体的时间。

43.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过程分离开来的经典实验是()

A.阈下知觉实验B.词干补笔实验C.系列回忆实验D.定向遗忘实验

答案C研究者通过系列位置曲线(即系列回忆实验)来分离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44.某次测验后,张老师依据正态分布将学生成绩由低到高划分为五个等级,且各等级构成等距的尺度,小茗在该次测验中得了90分,下列条件中能使小茗的成绩被列入最高等级的是()

A.M=68;SD=13B.M=75:SD=16C.M=80;SD=8D.M=85;SD=2

答案DZ分数越高,说明等级越高,由题干和选项信息可计算得到A、B、C、D四项中小茗成绩的Z分数()分别是:1.69、0.94、1.25、2.5,因此D选项的条件会使小茗的成绩列入最高等级,D选项正确。

45.现在有两组数据,E组数据呈现负偏态,H组数据呈现正偏态。两组数据平均值相等。以下表达正确的是:()

A.E组的中位数大于H组中位数

B.H的众数大于E组的众数

C.E组的众数小于H组的中位数

D.E组的众数小于H组的众数

答案A在正偏态分布中,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在负偏态分布中,众数中位数平均数,因为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等,因此可知众数(E)中位数(E)中位数(H)众数(H),A项正确。

46.下列关于概率统计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抽样分布是随机变量函数的概率分布

B.两个事件同时出现的概率等于两个事件概率之和

C.两个事件同时出现的概率等于两个事件概率之积

D.对于单一样本,在不完全观测下,它的分布与总体分布相同

答案A抽样分布是样本统计量的概率分布,也就是随机变量函数的概率分布,A项正确。两个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出现的概率等于两个事件概率之积,B项和C项错误。对于单一样本,在不完全观测下,它的分布与总体分布是不同的,D项错误。

47..下列对F分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F分布是正偏态分布

B.F值的取值范围是-到+c

C.F分布的平均数大于中位数

D.F分布的形态随分子分母自由度不同而不同

答案BF分布具有如下特点:①正偏态,分布曲线随dfi与df2增加而渐趋于正态分布;②F值总为正值(方差之比);③分子自由度为1时,分母自由度任意,都有F值与分母自由度相等概率的t值(双侧概率)的平方相等,即F=t2(两种处理水平),B选项错误,A项、D项正确。正偏态分布中平均数中位数众数,C项正确。

48.下列关于虚无假设显著检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方差分析是虚无假设显著性实验的一种

B.虚无假设显著检验是实验分析处理效应是否显著的常用方法

C.虚无假设显著检验是假设两组间有差异且自变量效应显著

D.虚无假设显著检验的基本思想是概率性质的反证法

答案C方差分析是虚无假设显著性实验的一种,A选项正确。虚无假设显著检

验是实验分析处理效应是否显著的常用方法,B选项正确。虚无假设显著检验的前提是假设两组之间没有差异,自变量效应不显著(假设检验的出发点是虚无假设),C项错误。虚无假设显著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是概率性质的反证法,D项正确。

49.某实验有三种实验处理,每种实验处理的样本数分别为Ni=20,N2=32,N?=18,用方差分析检验平均数之间的差异的,组间自由度为()

A.2B.3C.68D.70

答案A根据题干可知,实验设计为单因素组间设计,相应的方差分析方法为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组间自由度dfg=k-1=3-1=2,A项正确。

50.若方差分析F检验的结果显示p值小于a,则结论为()

A.各组均值相等

B.各组均值均不相等

C.至少两个组均值不等

D.至少两个组均值相等

答案C方差分析的虚无假设为综合的虚无假设,即各组均值都相等,备择假设为各组均值不全相等,若干F检验结果显示p值小于α,则拒绝虚无假设,接受备择假设,即各组均值不全相等,也就是说至少两个组均值不等,C项正确。

51.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使用非参数统计检验的是()

A.男女大学生平均月消费的差别

B.高中生身高、体重的差异

C.两个专业的大学生就业单位类型的差别

D.两个年级大学生同一科目的成绩差异

答案C非参数检验是在总体方差未知或知道甚少的情况下,利用样本数据对总体分布形态等进行推断的方法。由于非参数检验方法在推断过程中不涉及有关总体分布的参数,因而得名为“非参数”检验。顺序型数据和称名型数据(计数数据)无法使用参数检验方法处理,适合使用非参数统计检验方法。A、B、D三个选项均可收集连续、正态数据,可使用参数统计检验,C选项一般只能收集到称名数据,最适合使用非参数统计检验。

52.下列关于标准九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每段所占百分比均分10%

B.每段的宽度均为0.5个标准差

C.最高一端为9分,其对应的Z分数范围为1.25以上

D.如果原始分数不服从正态分布,也可以求被试的标准九分数

答案D标准九分数是将原始分数分成几部分的标准分数系统。标准九每段所占百分比不同,A项错误。除两端(1分,9分)外,每段均有0.5个标准差,B项错误。最高一端为9分,其对应的Z分数范围在1.75以上,C项错误。如果原始分布不是正态的,只要将原始分数转换成百分等级,也可以求得被试的标准九分数,D选项正确。

53.在正态分布曲线中,如果平均数不变,标准差不断增大,则曲线变化的趋势是()

A.越来越高狭B.越来越低阔C.不断向左平移D.不断向右平移答案

B正态分布的形态是由其平均数和方差决定的,平均数决定了曲线在X轴上的位置,方差决定了曲线的形态。平均数不变,标准差增大,则曲线变低阔,标准差减小,则曲线变高狭,B选项正确。

54.已知某一元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64,则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是()

A.±0.80B.±0.64C.±0.4D.±0.32

答案A一元回归模型的决定系数是两个变量相关系数的平方,若决定系数r2=0.64,则可知两个变量的相关系数=±0.80,A选项正确。

55.从心理测量角度判断,下面描述合理的是()

A.测验题目同质性越高,测验信度的估值越低

B.班级的单元测试通常属于标准化测验

C.测量的信度会同时受到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影响

D.被试同质性越高,测验信度的估计值越低

答案D测验题目同质性越高,测验信度的估值越高,A选项错误。班级的单元测验通常属于非标准化测验,B选项错误。测量的信度会受到随机误差的影响,不受系统误差的影响,效度同时受到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影响,C项错误。被试同质性越高,测验信度的估计值越低,D项正确。

56.下列选项中,不可以用来表示区分度的是()

A.两道题目得分的相关系数

B.项目鉴别指数

C.项目得分与测验总分的相关系数

D.ICC曲线拐点外切线斜率值

答案A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被试心理品质水平差异的区分能力或鉴别能力,常用的计算方法有项目鉴别指数法、相关法(题总相关)、方差法。项目特征曲线(ICC)拐点处的斜率刻画了曲线的陡峭程度,曲线越陡峭,答对概率P(θ)对特质水平θ的变化就越敏感,即题目区分被试水平的能力就越强。因此,B、C、D三项均可用来表示区分度,A项不可以,本题选A。

57..名考生中答对某单选题的有80人,其中高分组答对的有27人,低分组15人,如果采用高低分组法,那么这道题的难度和区分度分别是()

A.0.78、0.44B.0.78、0.9C.0.26、0.15D.0.26、0.39

答案A高低分组法中高分组有27%,低分组有27%,在本题中就是高分组27

人,低分组27人,因此可计算高分组通过率Pn=27/27=1.00,低分组通过率Pz=15/27=0.56,因此本题难度,本题区分度D=PH-Pz=1.00-0.56=0.44。

58.下列关于主题统觉测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人格测验自陈式技术的代表

B.测验材料具有明确结构和确切意义

C.要求主试必须给受测者提供标准化的指导语

D.评分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3年考研312心理学专业基础考研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