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龙峻标,一名中国医院副主任医师。
这是我的付费订阅频道,专门给大家分享反流性食管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消化性溃疡、腹痛、腹胀、反酸、便秘、烧心、慢性腹泻、幽门螺杆菌感染等脾胃问题及解决方案。
如果您有这方面的困扰,可以点击我的头像,进主页私信我。
俗话说:“入秋先排湿,一年都不堵”。很多被湿气困扰的人,用了很多的祛湿药,都发现不管用。这其中的关键原因,就是没有找到湿气形成的根源。
湿气也可以认为是水湿,出现水湿的原因就是因为体内的水液没有及时排出,长期积累在身体里面。所以祛湿的关键,就是要把体内多余的水液排出去。
祛湿之前,首先需要了解湿气产生的原因,才能找到对应的方法进行处理。湿气主要由内外原因引起,内因主要是脾虚,外因则是湿邪入侵。
脾虚:脾的作用是运化水湿,身体每天都需要摄入大量的水分,脾的运化功能如果正常,会将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体外。当脾胃出现虚弱,运化水湿的功能自然就会降低,不能将身体里面的水液运化出去,只能停留在体内。从而反作用于脾胃,损伤脾胃的阳气,湿气就停留在体内难以祛除。
湿邪入侵:除了脾虚这个原因外,如果常年居住、工作在潮湿的环境下,或在阴雨连绵的季节经常喝冷饮。容易导致湿邪侵入身体,损伤身体的阳气,久而久之湿气也会在体内聚集得越来越多。
但是,湿气也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的类型的湿气有不同的症状。
湿热:湿热一般表现为肢体沉重,午后常出现发热,不会因为出汗减轻。如果湿热在皮肉,可出现湿疹;关节可出现局部肿痛;在脾胃,可见恶心、厌食,脘腹胀满;在肝胆,可见肝区胀痛、口苦。另外,湿热还容易引起脸上、背部长痘痘,头发还容易出油。
寒湿:寒湿是寒邪与湿邪组合而成为的致病因素。寒湿袭表可见恶寒发热、周身酸痛;寒湿阻肺,可见胸闷、憋气、气短、乏力;寒湿碍脾可见恶心呕吐、腹泻、大便黏腻不爽。寒湿的人特别怕冷,经常手脚冰凉。尤其是女性,还会有痛经的表现。
痰湿:痰湿多见于一些肥胖人群,一般都伴有脾胃功能失调、内分泌失调,这里的“痰”并非一般概念的痰,而是指人体津液的异常滞留。痰湿的人面部油脂较多,舌体比较胖大,喜欢吃油腻食物,大便有时正常有时不实。但是有痰湿的人,容易患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的倾向。
上热下寒:上热下寒顾名思义,即上部表现为热性,下部表现为寒性。上热的表现有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口臭,咽喉肿痛;面部容易生红疮、粉刺等。下寒有小腹冷痛、膝盖、腰部发凉;还有腹泻、大便溏稀,脚经常出冷汗;女性还会出现月经量少,经血有血块。
不一样的湿气类型,祛湿的方法也不同,分享4样东西,对症祛湿。
1.茯苓:茯苓归肺、脾经,性味甘、平,有渗湿利水、健脾和胃的功效。湿热体质需要健脾祛湿,可用茯苓泡水,使湿热从表里上下分消走泄,改善全身湿热壅滞。
2.陈皮:陈皮归脾、肺经,主要功能就是理气健脾、调中,兼以燥湿、化痰。陈皮性温,寒湿体质的人正好需要温里散寒的药物祛湿,所以选择陈皮,可以很好地缓解因寒湿导致的脘腹不适。
3.淮山药:淮山药也被称为怀山药,淮山药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可健脾祛湿。痰湿体质的人适合吃一些利湿化痰、辛温燥湿的食物或药物,平时可将淮山药熬粥、煲汤食用,有助于化痰祛湿,保养脾胃。
4.桑葚、桑葚干:桑葚可直接食用,桑葚干可与玫瑰花、茯苓等泡茶喝。桑葚性味甘、寒,如肝、肾经,可以祛风湿、滋肝肾、充血液,有滋阴补血的效果。对于因上热下寒出现的久泄不止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所以,体内有湿气时,不要盲目服药祛湿,先通过中医辩证后,再根据具体的证型对症祛湿,方能取得祛湿的最佳效果。
结语:恭喜您成为我的订阅用户,为了更好的帮助各位朋友,我可为您提供,1对1私信答疑解惑,解决健康难题。
点击下方蓝色文字(脾胃科龙俊标),进入我的主页,私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