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如何预防“情绪中暑”
三伏
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时段。年的三伏天一共40天,三伏在小暑和大暑节气之间,正值盛夏酷暑,多地开启“蒸烤”模式。
人们对盛夏时节的中暑十分重视,然而,除了“生理中暑”外,情绪也会中暑。据调查显示,约有16%的人在炎热的夏季会出现情绪、心境和行为的异常,导致容易频繁与人发生摩擦或争执等现象,因此我们要警惕"情绪中暑"!
什么是“情绪中暑”心理学家和医学家认为,人的情绪与气候有密切关系。当气温超过35℃、日照超过12小时、湿度高于80%时,气象条件对人体下丘脑的情绪调节中枢的影响就明显增强。由于气象条件导致人容易情绪失控、频繁发生摩擦或争执的现象,叫做“情绪中暑”,又称“夏季情感障碍综合征”。
“情绪中暑”的主要表现
1、心情烦躁
常因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对家人和朋友发火自己则觉得心烦意乱,不能静下心来思考问题。
2、兴致不高
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做什么都觉得没劲,对朋友和家人缺乏热情。这种情况通常在清晨会好一些,但下午和晚上却变得比较糟。
3、行为古怪
常常会固执地重复一些生活动作。
容易“情绪中暑”人群
●长期处于紧张压力下的人
●不善与人沟通的人,这类人遇到烦恼事,不善于自我调节处理,也无处倾诉。
●平时心理承受力脆弱、情绪波动大的人
●争强好胜者,易与人发生摩擦,不依不饶。
●患其他疾病者,如高血压、糖尿病、哮喘、厌食症等疾病的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中暑的几率也会增加。
如何预防"情绪中暑"
1、“静心”养生
俗话说“心静自然凉”,经常听听舒缓的轻音乐。或是静坐沉思,闭上眼睛想象森林、蓝天、大海、冰雪等令人感到凉爽的情境。学习情绪控制法,善于发现自己的不良情绪,不生闷气。通过稍微走动,看看周围绿色、蓝色等冷色系颜色的东西,转移不良情绪,平稳心境。
2、防暑防晒,注意通风
避免最炎热时外出,同时也不要在封闭的空间中待太久。室内注意通风,散去人体周围的热气及减少空气污染。特别是早晚室外气温相对低时,宜打开门窗,中午室外气温较高,宜启动风扇、空调。
3、良好生活习惯
避免直接冲洗冷水澡,冷水的刺激会导致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肌肉收缩和精神紧张等。建议洗澡水温以35℃~40℃为宜,洗澡时间不宜过长。避免对着空调直吹,空调直吹会使颈部肌肉受寒,造成颈椎问题,建议空调温度最好不要低于26℃。夏季人体出汗多,常需补水,切忌大口急喝水和过度喝冷饮,补水以温开水为宜,每次喝水约毫升即可,注意少量多次补水。
4、劳逸结合,保证睡眠充足
睡眠不足,心情会变得急躁。经常作息颠倒或长期熬夜的人,通常情绪也不稳定。根据夏季昼长夜短的特点,应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养成早睡早起和午休的习惯,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是保证心情舒畅的法宝。
5、健康饮食
日常膳食应尽量减少进食油腻食品,多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不仅能防暑,还能增进食欲。注意多饮水,以调节体温,改善血液循环。多进食清火"的食物和饮料,如新鲜蔬菜、水果绿茶等。不可因为没有食欲,将水果当主食。
缓解情绪失控小妙招
压抑情绪有害健康,但没有节制的发火同样于事无补。
①、降低语速和音量
②、闭上眼睛,调整呼吸
③、转转脖子,放松肌肉
④、拥抱自己
⑤、闻闻植物气味
⑥、自嘲,幽默化解
⑦、在安全和允许环境下,击掌、跺脚发泄情绪
▌校对:谢海涛
▌审核:王灵军
▌编辑排版:李泓漫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