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面点比赛。
▲刻纸才艺展示。
插花技术比赛。
他右下肢截肢,用柔软的漆线在坯体上盘出图案;他患有听力二级残疾,用相机抓拍下生活最美的瞬间;她只能简单发音,亲手做的咖啡香气四溢……昨日,由厦门市残疾人联合会、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主办,厦门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厦门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联合承办的年厦门市第二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在厦门市劳动力市场大厦举行,名残疾人技能选手报名参与14个竞赛项目的角逐,另外有5位残疾人技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工匠现场进行了漆线雕、戏曲头饰制作、闽南红砖雕等5个展能项目的才艺展演,生动地向社会展示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能工巧匠的精湛技艺。
参赛者都是佼佼者
此次参赛的每一名选手都是各区选拔出来的优秀代表,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竞赛获奖的“含金量”再次大大提升,部分项目的选手在顺利通过现场考核后,可直接取得国家颁发的初级、甚至中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到,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本次技能竞赛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一项举措,既是我市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也是加快我市残疾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手段,更是每位有志残疾人展示聪明才智、精湛技艺的一个平台。竞赛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重视和支持,激发广大残疾人学技能、用技能的热情,引导社会进一步关心和支持残疾人就业工作,促进“残健”融合,使残疾人平等、充分地参与社会生活,并推动全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和残疾人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本次竞赛采取了简约分散的方式开展。主办方还根据选手需求,为参赛选手提供了盲文试卷、手语翻译、轮椅、定制工具台、定制座椅等多项个性化服务。
展示技能的一次盛会
此次技能竞赛的举办,既是我市残疾人朋友展示自身技能的一次盛会,也为组建我市代表队参加福建省第七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选拔优秀选手做前期准备。就业为民生之本。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特别提出“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加强困难群体就业兜底帮扶”。我市现有近2.1万名就业年龄段残疾人,他们同样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奉献者、创造者与参与者。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人社、教育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市各级残疾人工作者的齐心努力下,我市城乡残疾人职业培训任务完成率、残疾人培训率等各项指标始终保持在全省前列,我市残疾人就业工作取得长足进步。
经过一天的角逐,翔安区代表队、思明区代表队、集美区代表队等三个代表队分别取得团体奖前三名,海沧区代表队取得组织奖第一名。陈克服等30名选手获得个人奖项。
市残联党组书记吴明哲、市残联理事长许霖、市人社局副局长彭新良、海沧区副区长黄书枚、市残联副理事长丘勇才、各区残联理事长等嘉宾莅临竞赛现场进行指导。
思明区
魏婷婷:巧手做出多样西式餐点
“rose魏”,这是工作伙伴们对魏婷婷的称呼。魏婷婷患有听力和言语障碍,在星巴克咖啡的七星路欢乐颂手语门店工作,担任星级咖啡师。除咖啡外,魏婷婷还会制作沙拉、甜点等餐品。烤布蕾、意大利面、烤芦笋沙拉、提拉米苏……一道道西式餐点,经过魏婷婷的巧手,新鲜出炉。
年从厦门市特殊教育学校毕业后,因为找不到目标,魏婷婷从事过多份工作,但她从没有停止过寻找目标的脚步。出于对西式餐点的兴趣,魏婷婷决定去学习一番,打算未来开一家店。她并没有在专业学校学习过西点制作,而是在一次找工作的过程中,老板了解到她的意愿,愿意提供机会让她跟班学习。一开始,因为沟通不便,魏婷婷失败过好几次,她只能一遍遍地观看师傅制作的过程,将制作配方、步骤全都记录下来,再自己加以练习。有时也会自己学习,阅读师傅送给她的西点书籍。经过努力,不到一个月,她就能成功制作西点了。
从年至今,魏婷婷担任过水果调茶师、调酒师助手等,一直从事着与西点有关的工作,不断地在实际工作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她也积极参加各类比赛,曾在年厦门市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烘焙项目中获得一等奖,在福建省第六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蛋糕装饰项目中获得第三名。如今的她觉得从事西点行业挺好的,因为自己热爱。
湖里区
汪珊:快速制作中式面点
“制作馒头和水饺是不一样的。水饺相对简单,不需要发面,主要在于调制馅料,基本上一个小时就能完成;而馒头需要发酵面,在家制作往往需要两三个小时……”在众多中式面点中,汪珊最擅长制作的就是馒头和水饺,说起做法,汪珊滔滔不绝。
汪珊是一名肢体三级障碍的残疾人,在湖里区残联负责教育、就业等工作。出于对中式面点的喜爱,又因为家里从事面点生意,从八九岁起,汪珊便跟随母亲学习制作中式面点,一直到十几岁时,汪珊已能独立完成。对她来说,学习过程中最大的困难就是对发酵面团的掌握。要想发酵好面团,需要根据气候、季节以及制作量等适度调节,对于经验不足的汪珊来说,往往不能独立完成。再加上肢体残疾,若长时间站立,她会感到有些吃力。汪珊记得,自己曾有一次失败,浪费了一垃圾桶的食材。经过不断练习,如今汪珊已能快速地制作出面点。
尽管身体存在不便,汪珊依旧经常为家人、朋友制作中式面点,在厦门理工学院学习期间,她的舍友们每年都会到汪珊家中,品尝她制作的中式面点。
集美区
王自然:锲而不舍学习美容美甲技术
在集美区灌口镇,王自然开了一家自己的小店,叫姿澜美容养生馆,提供美容、美甲、养生等多种服务。王自然是一名肢体四级障碍的残疾人,虽身体有所不便,但她积极乐观、热爱生活。她说因为想让自己更漂亮,也让身边的女性更美丽,所以选择去学习美容美甲技术。
她并没有前往专业学校学习,而是在24岁时去美甲店里当学徒,边工作边学习。刚开始为顾客美甲时,因了解不多,王自然犯过错误,在没有满足顾客需求的情况下,她就让顾客将指甲油烤干,而后顾客不满意想要擦除,却已没办法实现。面对这样的情况,王自然有些许心惊胆战,但她没有气馁。她告诉自己,要大胆地学下去,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一次不行,那就两次、三次……为了练手,王自然曾经主动上门,免费为顾客服务。
在美甲店学习之余,王自然也会自己上网查找美甲图片,购买材料在家练习,久而久之,她开始自己研究样式,绘出想要的图案。年第一届厦门市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和本届竞赛,她都报名参加,并在今年的美甲师项目竞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海沧区
颜丽璇:戏曲头饰融合传统与现代
颜丽璇出生于厦门市海沧区青礁村。她因患小儿麻痹症行动不便,但依然乐观积极,热爱生活。作为手工匠人,她擅长制作各种手工艺品,尤其专注于戏曲头饰制作,作品深受戏曲演员和剧团的喜爱,在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荣获“服装配饰设计”项目第五名,获称“巾帼巧手”,经常在海峡两岸各种展会上参展,参加各项比赛获得多项殊荣。同时,她也是闽南文化爱好者,她创办了海沧区玉芳霖歌仔戏剧团,致力于闽南文化的传播及发展。
戏曲头饰整体色彩鲜艳、精致典雅,根据旦角的需要,或以颜色搭配不同的服装以凸显角色性格,或以珠串等增加旦角扮相的灵动感与活力感,颜丽璇所制作的头饰在造型方面,采用珠、串、流苏等组合而成,她制作的头饰有传统韵味,又充满现代技艺,具有一定的欣赏、使用价值,更能充分体现戏曲头饰的文化价值。年,戏曲头饰制作技艺被列入海沧区第三批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颜丽璇也成为这一项目的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在颜丽璇看来,这是殊荣,更是责任。“一门手艺想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离不开人。”颜丽璇希望通过教学,让这门手艺更好地流传下去。
同安区
郭劲旺:漆线雕工艺推陈出新
郭劲旺在13岁时因上山拾柴发生意外而造成右下肢截肢。他从小就对民间工艺有着特殊的兴趣,15岁初中毕业后,他就拜师学习雕刻、绘画,跟随师傅走遍了闽南的大小寺庙,从事佛像雕刻,漆线上漆、彩绘,这为他以后的漆线雕事业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三年的学徒生涯,他脱颖而出,毕业出师,并独创门面,招收学徒,从事雕刻、绘画工作。
年,郭劲旺遍访闽南漆艺行业的厂家,发现堪称“华夏一绝”的漆线雕已几近没落,且濒临失传。他意识到,漆线雕这一工艺如果没有人去传承和创新的话,必将销声匿迹,那将是社会的一大损失。他毅然把早已颇有成就的雕刻、绘画工作放到一边,全身心地投入到漆线雕这门古老的工艺。经过上千次失败,用掉了两三吨的材料,花费了十几万元,经过三年的努力,郭劲旺终于成功掌握漆线雕制作流程。
郭劲旺不满足于传统的漆线雕工艺,他觉得古老的工艺要与时俱进,融入时代新元素,都要去创新。他设立空调恒温室,采用电暖技术,保证了在季节变化及气候温差较大的天气里坯泥的质量不受影响,作品保持不变形,不起皱,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他在漆线雕工艺技术上的改进创新,让同行受益良多。年6月郭劲旺参加上海世博会,现场展示漆线雕技艺,广受好评,九件“鹭艺轩漆线雕”产品被上海世博会生命阳光馆馆藏。
翔安区
洪佳希:厦门首位盲人中医执业医师
“老板,肩颈推拿。”“请随我到二楼按摩室推拿。”在翔安区首家盲人医疗按摩店内,洪佳希熟练地在电脑上登记完客人信息后,绕过凳子、走上台阶。让人意外的是,他是一名盲人。
7岁时,因为一次意外,洪佳希失去视力。年洪佳希前往长春大学学习,就读于针灸推拿系。毕业后,洪佳希选择带着其他三位同学回到自己的家乡,开办盲人按摩店。创业初期,洪佳希面临的最大困难是邻里对按摩的误解。洪佳希推出免费体验活动,让邻里们在切身感受中改变认识。
开店之余,洪佳希不忘提升自身的理论和实践水平,让自己更加专业化、职业化。出于对小儿推拿的兴趣,洪佳希平时就注意研究促进儿童脾胃吸收的按摩方法,他创新融合了捏脊法和颤法,既可以让儿童更加舒适,又能够在短时间内增强疗效。年,洪佳希撰写的《捏脊法治疗小儿厌食症临床观察》一文,获得“厦门市第三届盲人按摩学术论文评审活动”一等奖。年9月洪佳希顺利通过中医执业医师考试,成为厦门第一位盲人中医执业医师,这让他能够作为一名真正的医生,对患者进行问诊、治疗。年11月洪佳希在经过专家委员会评审等考核后,取得盲人主治医疗按摩师职称。
参赛选手
亮出绝活
轻摩、推摩,头面部、胸腹部、上肢部、下肢部……昨日上午,参加保健按摩师竞赛项目的选手们,运用多种技能手法,展现了残疾人朋友在保健按摩行业的高超水平。而在不远处的另一间竞赛房间里,正飘来一阵阵诱人的香气。原来,这是中式面点师项目竞赛,他们比赛项目是做韭菜水饺、奶香馒头等中式面点。“水粉比例要在13∶5,我不需要电子秤,我的手感就是最直接的。”来自集美区的选手笑着和记者说道,只见她一会儿工夫就揉好一个面团。
多种形式的竞赛项目,让比赛充满了亮点,在剪纸项目的比赛现场,一位选手的桌上摆放了一本作品集,展示着各种“囍”字的花式剪法,精巧的图案吸引众多工作人员翻阅。这位选手是来自海沧区的残疾人代表庄美淑。在进行自选项目时,庄美淑再次发挥自己的特长。她并没有在纸上绘画草稿,而是将红纸对折多次,然后毫不犹豫地直接用剪刀操作,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她就剪出了一幅中心为五角星、四周围绕着爱心和“囍”字的剪纸。庄美淑告诉记者,平时剪纸她就不会特意设计图案,往往随性发挥,反而能剪出好看的图案。
“叮、叮……”伴随着不绝于耳的敲打声,来自思明区的残疾人代表黄羡珠正手捧一块红砖,精心雕刻,刻上精美的人物……这是昨天活动特别设置的展能环节。黄羡珠告诉记者,自己来自嘉莲街道残疾人职业援助中心,在那里,红砖是最显著的元素——“爱心屋”字样是红砖雕刻成的,门口的无障碍通道标识、展厅里形态各异的砖雕摆件也是学员作品,脸谱,图腾,奇珍异兽,鳌园、厦大等地标形象,都由残疾人学员们操刀,在红砖上逐渐活灵活现。
图/厦门日报记者林铭鸿
文/厦门日报记者何无痕
见习记者黄亦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