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悔过书的解读》
在儿子读高三的某一天,我刚下班回家,儿子抓着手对我说:
“妈妈,我不想去学校了。”
我的儿子不仅是学校的学生干部,而且他的成绩是排名全校前三,把他送进名校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和追求。
优秀的儿子曾经是我的希望,是我向他人炫耀的资本,可是这样优秀的孩子竟然说出如此让人感觉晴天霹雳的话!
当时我感受到了如同天塌下来一般的悲伤,我失去了活着的希望,内心充满了绝望。
更令人绝望还在后面,几天之后,就读江南某知名女校高二的女儿对我说:
“那么了不起的哥哥都不去学校了,没那么优秀的我为何还要去上学?”
女儿也要退学,我劝说她、威胁她,强迫她去上学,可是女儿就算去了学校,她最后也从学校跑了出来,最后女儿还是休学了。
当时,我在学校是意气风发的老师,包揽各种教学比赛的第一名,不仅得到了家长的肯定,我还出版了《五十五个给孩子的学校生活成功策略》这本书,可是我自己的两个孩子竟然都休学了,多么讽刺啊,我活得就像一个笑话。
两个孩子休学后,每天做的事就是吃、睡、打游戏、看电视、下载电影……慢慢发展到游戏成瘾、影片中毒!
他们像老鼠一样各自呆自己的房间里,吃饭也不出门,在黑暗中自暴自弃,自我沉沦。
因为这两个孩子,我伤心欲绝,在巨大的思想压力下。我一边绞尽脑汁想把孩子从深渊中拉上来,我一边工作养家,但是孩子不但不感激我,还像仇人一样看着我。
我开始回想自己的人生,到底我从哪里开始就做错了?
不要将孩子培养成炫耀品;父母要努力成为子女的骄傲。
美国华盛顿大学心理学教授约翰·高特曼博士,他五十年间研究了将近三千对夫妻,发现:
“情绪教练型父母”(情绪不分好坏,孩子表现出情绪时,父母会尊重该情绪并耐心地等待和交流,而且能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帮助孩子自己找出解决方法。)底下成长的孩子,和父母的关系较好,学习能力、社会适应力、人际关系、问题解决力、疾病免疫力、逆境商数(AQ)与幸福指数特别高,成功的概率也较高。
而“非情绪教练型的父母”,他们与孩子的亲子关系不融洽,儿子容易有暴力倾向,接触烟酒的时间可能会比较早;而女儿容易忧郁且自信度偏低,可能会得厌食症或暴食症,还会出现提早对异性产生兴趣的倾向。
我过去费尽苦心想把我的两个孩子培养成“炫耀品”,强制要求他们必须学业优秀,参加各种比赛都要获奖。所以我控制着孩子的一切,不让他们看电视,不能有户外活动。
在我的催促唠叨声中,两个孩子像罪人一样说着“对不起”,而我则充满怒气地说:“我说过,别再说对不起了,快进去,赶快写作业念书。”
只要孩子在我眼前,我总是会指示、命令、确认、催促他们做些什么。我每天说着固定的话,却一次也没想过“我的孩子听了会有什么感觉”,反而一直觉得“像我这样的妈妈到哪里找?像我这样认真上班,准时下班后专心顾家,还把孩子照顾得好好的妈妈,打着灯笼都找不到,能遇到像我这样的妈妈,是我的孩子得到了上天特别的祝福”。
当时我并不知道这样的教育是有期限的,当儿子女儿还小时,他们迫于我的压力,所以一直按照我的要求做,一直按照我的要求长大。可是当他们到高中时,他们已经忍受不了我了,所以开始了他们的反抗,退学、厌学、自暴自弃。
从哪里开始出错了呢?
原来,一直以来我并不是孩子的父母,而是他们的管理者、监视者还有统治者,并且是还是一位专政独权,不合格的统治者。
我不曾真心地称赞孩子,我也从来不曾好好看着孩子、和他们对话。
我不想让孩子的大学时期和我的大学时期一样黑暗,希望两个孩子能代替我完成心愿,进入名校就读。
我要求我的孩子至少要比我优秀,要比我教的学生中最优秀的还要更优秀,因此我家的两个孩子从来都没有被我称赞过,我也从来没有关心过他们是否喜欢学习,他们每天是否开心。
能够营造气氛让孩子开口说话的父母;能从容地听孩子说话半小时以上的父母;当孩子说话时,能注视着孩子表示赞同,让孩子可以开心说话的父母,这样的父母就是“教练型父母”。
我从来没有做到,我从来没有倾听赞扬过我的孩子,一直把孩子当成炫耀的物品。我希望他们实现我没有实现的梦想,却从来不自己以身作则影响他们。
所以不要将孩子培养成炫耀品,而是我们父母要努力成为子女的骄傲,那我们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父母和孩子要同频共情
奇葩说第七季有个辩题是:该不该告诉孩子家里不富裕?
这一期大家观点都是一致的,就是要和孩子好好沟通,其中黄执中的有一句话真的触动了大家:“中国的父母一辈子都在等着子女的感激,而中国的子女一辈子都在等着父母的道歉!”
这句话太精准了,说出了大部分人的心声,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为什么孩子不仅不感激还等着父母道歉呢?
我们的父母们大多以牺牲奉献的心来教养子女,但等孩子长大后,我们不仅不会感激父母,甚至会视父母为互不见面的仇人,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父母过去说过的那些让彼此“成为仇人的话语”。
我那会刚出版了学校生活成功策略的书,但孩子却休学,我觉得孩子们休学的原因之一就是“既然妈妈最重视的是学校,向妈妈报仇的方法就是休学”。
为什么我们和父母的关系这么拧巴,有时甚至成为了仇人?
因为我们大多数亲子关系都不在一个频道上,父母打着为我们好的名义控制着我们,而我们那个内在的小孩一直是缺爱、敏感和自卑的。
父母没有经过父母职业培训,他们是无证上岗的,当一个一岁孩子的父母和十岁孩子的父母是不一样的,孩子一直在学习成长,我们父母也应该不断学习,要与孩子保持在同一个频道,和孩子会沟通共情。
美国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真正的成功“受到子女尊敬的父母”是和孩子“成长并且共享”的。我们自我努力成长后,再将拥有的与他人分享,这才是真正的成功,为此而努力的父母便能获得子女的尊敬。
三:做教练式辅导父母,引领孩子成长
如果你家女儿在大夏天执意要穿一套秋天的衣服出门,你是强行让她换下还是由她自己穿?
估计好多家长都会强行让孩子换衣服,我们父母总会打着为我们好的旗帜,违背我们的意愿做一些事,其实可能你女儿只是很喜欢那套裙子而已,你却怕周围人的目光,怕别人觉得你这个妈妈没有当好,给孩子穿这么多衣服,所以你会强行让孩子换衣服。
在孩子成长的路上,我们父母应该怎么做呢?
我们应该做教练式辅导的父母。
教练式辅导的核心三要素:自己选择、支持性的回馈、成就感。
第一我们要让孩子自己选择,他们想吃什么、想做什么、想穿什么、想去哪里、想买什么,这所有的事物,我们应该在他们小的时候,给孩子一些选择的机会。
第二我们要给予支持性回馈,我们要肯定、尊重、支持与称赞孩子,孩子做了选择后,不要去追究那是好是坏,重要的是要先给予支持。
教练式辅导并不是让我们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而是我们做父母的要支持、肯定孩子说的话,协助他们独立思考并做出正确选择。每个人做选择时,都有其原因和依据,对于选择给予尊重后,再询问理由引导孩子重新思考一次,对孩子来说也非常重要。
第三个我们要让孩子感受到“成就感”。对于孩子的选择,我们如果能给予支持性的回馈,孩子就能感受到成就感,孩子就会主动尝试学习其他的事情。
如果我们用教导的方式将知识注入给孩子,就算他们顺利成长,也只能达到父母、老师的程度。
如果要激发孩子的潜能,我们就要实行教练式辅导,引领着他们慢慢探索新知识,让他们主动学习,在激发孩子潜能的同时,我们给予他们肯定、尊重与支持,孩子慢慢会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父母也是一场修行,愿父母都能和孩子同频共情,不是将孩子培养成炫耀品,而是我们努力成为孩子的骄傲,做一个教练式辅导的父母,引领孩子,和孩子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