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焦虑已经够多了,年龄焦虑,生育焦虑,职场焦虑……为什么还要再给自己加上身材焦虑这一项呢?
如果你瘦下来应该挺好看的
像你这样的梨形身材其实不太适合穿紧身牛仔裤,显得胯宽
过完假期,你好像胖了
你最近减肥了吗?瘦了好多,真让人羡慕
你这条裙子真的很显瘦!
如果连身材都管不好,还怎么能做好其他事?
如果你是女性,那么你的生活中必然少不了这样的“温馨提示”。人们谈论身材就如同英国人谈论天气一般,它是女性之间聊天绕不开的话题。长的胖在这个社会上就意味着格格不入、不健康、不美,甚至意味着羞耻。
单口喜剧演员六兽在圈内小有名气,每当他从幕后走上小舞台的时候,掌声总是特别热烈。因为他是最特别的喜剧演员之一,特别的不仅仅是他的幽默感,还在于身材,是的,六兽不瘦。他的段子总是与身材分不开关系,充满了自嘲与戏谑。在他的描述中,大街上来自他人不怀好意的注视,真是稀松平常。
单口喜剧演员六兽美国艺术家海莉·莫里斯·卡菲罗(HaleyMorris-Cafiero)就展示了这样令人不适的注视,她拍摄了一组名为“等待观察者”的自拍影集,记录下了路人看肥胖者时五花八门的表情。在她的自拍式照片中,路人们的表情震惊、批判、嘲笑,有时甚至透露着嫌恶。
选自海莉影集《等待观察者》女性,尤其是亚洲女性,似乎从不曾对自己的身材感到满意。女孩们总觉得自己太胖了,还可以瘦一点,再瘦一点。而这种身材焦虑不仅在超重的人群中存在,很多体重标准甚至已经非常瘦的女孩也广泛存在着这种焦虑。当你翻阅B站穿搭视频的时候,你会发现55kg的女孩称自己微胖,似乎真的“好女”就该“不过百”。
B站上的微胖穿搭女孩其实并不胖同一套标准可以平移到男性身上吗?答案似乎是否定的。正如前文的六兽,虽然他也常会陷入因身材被取笑的尴尬境地,但总是有粉丝夸赞他可爱,像胖乎乎的大熊,再加上六兽本身的幽默感,依然有很多人喜欢他。可如果六兽是女性呢?
当整个社会对女性的身体可以肆意评头论足时,当身边所有的女孩子都叫嚷着要减肥时,当女性觉得失去了身材就失去全世界时,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女性总觉得自己胖?
01无处不在的触发器
巴甫洛夫曾经做过著名的条件反射实验,狗在听到铃声时开饭,铃声成为狗的触发器(trigger),以后每次听到铃声,狗都会流口水。生活中的触发器也是无所不在,就像望梅止渴。在身材焦虑这块,媒体上铺天盖地的超模身材,就成为了那个有毒的触发器,它不止渴,更像饮鸩。
如果你走到商场附近,橱窗里满是纤细的腰和线条分明的马甲线,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你:你需要一个好身材。曾几何时,每年的维密大秀简直就是肉体的盛宴。没有人在乎超模身上展示的内衣是新款还是老款,大家只想看大长腿、纤腰、手臂的线条,女孩子们一边看一边暗暗感叹,要是我也有这样的身材就好了。
维密大秀T台上的超模橱窗模特苗条的广告模特打开社交网络,好身材更是无处不在。小红书上的网红在晒穿搭,这条裤子显腿长,那条裙子显腰细;Instagram上的欧美女孩穿着运动背心,露出紧实的上臂,健康的小麦色肌肤闪着光泽……
聚光灯下的明星,无一不白,无一不瘦,今天杨幂在机场的街拍露出了无敌细腿,明天孙俪袁姗姗励志健身上热搜……
△Instagram上的健身状态小红书穿搭杨幂在机场袁姗姗健身照这些信息几乎无孔不入,7x24小时的告诉你,瘦即是美,并不断的触发你那条在意身材的神经,不断强化“我太胖了”的概念。媒体用各种理想化的身材形象强化了女性的容貌焦虑,当然也包括身体羞耻(bodyshame),觉得自己的身材不好看。
可是,你真的很胖吗?
02女性的自我低视
低于cm的女孩叫小个子女生,55kg的女孩称自己微胖,如果你去B站上搜索微胖穿搭,点开后多半会发现这个Up主一点都不胖。女性惯常过低评价自己,这一点在雪莉·桑德伯格的书《向前一步》里曾提到过。
因为过低的自我评价,通常他们不会向前一步谋求更高的薪资、更好的职位,甚至包括开会时坐在前排这样看起来无关紧要的小事也不争取。不止如此,过低的自我评价也会带来自我苛求,因为觉得自己不够完美,所以总希望还能做的更好,比如变得更瘦。
雪莉·桑德伯格我想你一定听过,因苛求苗条身材而产生食物焦虑的故事,为了享受食物的美味但又不摄入卡路里,女孩们吞咽下食物后再强迫自己吐出来,长此以往,患上严重的厌食症。有些人因为胃酸腐蚀而导致牙齿脱落,有些人几乎无法进食,瘦弱到连走上公交车都困难重重,月经更是许久不来,早已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很多女孩在拼命减肥之前,根本就算不上肥胖,甚至连超重都没有,她们的体重极其标准,身体很健康,可即便如此,她们依然觉得自己不够瘦。腿太粗了,腰不够细,小腹微凸。就好像戴了黑色的滤镜,女性身体中的每一个部分都不美,都还有瘦下去的空间。
女性为什么会如此低视自己?这可能来源于社会潜在的“规训”。就像年龄焦虑一样,变老、变黑、变胖都被认为是不好的事情,媒体、社会导向、外界的评价都在加深这样的观念。当规训强化到一定程度时,不需要提醒,女性已经用强大的自我约束往苗条的方向绝尘而去,就像老一辈女性默认结婚就必须伴随着生子一样,这是不需要质疑和思考的。
西方世界也不例外。《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这本书里这样写道,西方富裕社会的妈妈们生完孩子后,几乎毫无例外都会给自己强大的身心压力,“一定要回到生孩子之前的身材”。为实现这个目的,他们就算是怀孕,生活的步调也不能慢下来,等生完后,又得假装先前破坏身材的事情通通没有发生过,要求自己不能有下垂的胸部,也不能有小腹。
《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作者社会规训要求女性把拥有一副好身材当成天经地义的事情。对于女性来说,身体是拿来不断健身和雕塑用的,永远有改善的空间,永远不能休息,永远不能松懈,只要还撑得住,就得自强不息,夙夜匪懈。
03来自“他”的凝视
穿的好看会提高回头率,穿的不好看也会;太瘦会有人看你,太胖当然也会。人类的群体性导致我们无法不在乎他人的目光。这也是很多女孩对身材自卑,并产生身材羞耻的客观原因。
其实这样的目光大都来自于“男性凝视”。社会的审美观深受男性凝视(malegaze)影响。美国学者蕾秋·卡洛杰罗曾在一项研究中阐明了男性凝视对社会的影响。她说,男性凝视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女性的身体羞耻和身材焦虑。
那么,什么是男性凝视呢?根据波伏娃的著作《第二性》,女性是被观看的第二性,男性则通过各种媒体和渠道享受观看的愉悦并拥有品评的权利,是地位更高的第一性。所以这样的凝视是自上而下的,或者我们改为审视这个词语更贴切。
西蒙娜·波伏娃《第二性》在这个观看和审视的过程中,观赏者是男性,而女性的形象则是用来讨好男性的。因此,更为男性喜爱的身材和长相,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就被认为是社会主流的、被称赞的、值得大肆宣扬的。
持这种“男性凝视”的人,有时不分男女,就好像海莉照片中的那些男男女女,当他们做出质疑和批判的表情时,其实也正是在用“男性凝视”去打量海莉。
但我们也看到很多突破“男性凝视”的先锋女孩,比如LiubaDraws。她是生活在北京的俄罗斯姑娘。请关上你对于传统俄罗斯姑娘的畅想,她既不高鼻深目,也没有亮闪闪的金色头发,她不是传统意义上苗条的女孩儿,也不白,如果你从“男性凝视”的角度来说,她可能真的不算美女。
Liuba在画画但是,如果你打开她的朋友圈,你会被她丰富多彩的生活所震惊,缤纷的颜色在她的身上一点儿也不违和,哪吒一样的羊角辫让她又比一般艺术家多了很多童趣。而且,她的才艺更是让人惊叹,她用她在艺术上的创作天分发掘北京生活里的惊喜与奇遇,那些司空见惯的场景,在她的画笔下生动又幽默,像是童年里的一格漫画。
你找不到任何一处指责她不美,你甚至能在她身上看到许许多多的美好。
Liuba的画Liuba的自画像如果你坚持看到了这里,是否发现,你的身材焦虑完全来自于媒体的渲染、社会的规训和传统男权社会的要求,它其实并不能定义你,也不会把你塑造的更好。
女性的焦虑已经够多了,年龄焦虑,生育焦虑,职场焦虑……为什么还要再给自己加上身材焦虑这一项呢?你不应当为身材而感到羞耻,事实上,轻视自己的价值才应当是你羞耻的真正来源。相信我,变瘦并不会解决你的一切问题,有的时候反而可能让你问题重重。
认可自己的价值,不要再对自己不满意,因为健康的身体存在于任何一种身材里(Healthybodiesexistatallsizes)。
就像海莉所说,我们需要找到一个让自己骄傲的事,想想那些你为了改变体型而付出的努力,如果你分出那十分之一的精力做一件让自己骄傲的事,你的生活就会更有意义,你才会觉得自己更有价值。
图片来源于网络
撰文:观复泥螺君
监制:观复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