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安娜的话题我写了好多次,写得厌倦,不想再写。
但是前不久读到上野千鹤子一段话,深有感触,又联想到戴安娜。
如果戴安娜能够遇到上野千鹤子,也许戴安娜的人生会是另外的样子吧?
上野千鹤子的那段话是这样说的:
“女性如果精神贫瘠,执着于被爱,过于渴望被认可,那无论她享有各种能力和资源,都很难救她于困境。”
这段话,戴安娜句句符合。
她“精神贫瘠”,“执着于被爱”“渴望被认可”,虽然她“享有各种能力和资源”,仍然无力摆脱困境。
上野千鹤子这段话不是针对戴安娜说的,而是她观察到有一个这样的女性群体——
她们精神世界贫瘠,无法在内心世界里探索,只能求之于外,渴望别人的爱救赎自己。
殊不知,世人自救尚难,几人有能力救别人?
所以这些“精神贫瘠”“执着于被爱”“渴望被认可”的女子,不外乎是这样的结局——
要么所遇非人,既得不到“爱”,又得不到“认可”,让生活陷于困境。
要么遇上不怀好心的收割者,打着爱情的旗号,软语温存说着言不由衷的话,以一种伪装起来的廉价爱情骗取她们的心,掘取她们身上附带的“能力和资源”。
二
戴安娜出身于贵族之家,出身好不等于家庭幸福,她从出生就是不受欢迎的孩子。她的父母希望生个男性继承人,看到她又是一个女儿,非常不高兴。戴安娜童年时,父母离异,留给她一个不完整的家庭。
戴安娜渴望爱,渴望家庭的温暖。
后来戴安娜当上妈妈,她特别爱孩子,经常把两个儿子抱着,背着,让他们尽享母爱。
尽管她当上妈妈时还不到二十一岁,用今天的眼光看,她自己还是个女孩子。
戴安娜容貌美丽,脑子不算聪慧,学业吃力,成绩不佳。除了芭芭拉·卡特兰的言情小说,她很少读别的读物,精神世界算得上“贫瘠”。
她十六岁退学,家庭富裕,不用她挣钱养家。
恋爱,成为她的头等大事。
查尔斯王子并非良偶,他不帅,也不浪漫,如果不是有个王子身份,他对戴安娜这样憧憬爱情的小女孩儿没有吸引力。
可他是王子,将来会继承王位,谁嫁给他,谁就是未来的英国王后。
这就很有吸引力了。
在王室贵族小圈子里,查尔斯与卡米拉的爱情不是秘密,人们都知道卡米拉虽然嫁人,查尔斯仍然旧情难忘。
可他是王子,谁嫁给他,谁就是王妃,是未来的王后,是众人瞩目的焦点。
查尔斯不能满足一个女孩子对爱情的憧憬,可是王子能满足一个女孩子对爱情的憧憬。
于是,戴安娜与有着王子身份的查尔斯结了婚。
王子配偶的身份让戴安娜从结婚之日起尽享荣光,她的结婚典礼吸引了全世界的眼光,她一跃成为比好莱坞电影明星更光芒耀眼的人。
每次她与查尔斯同行,都衬得查尔斯黯然失色。
查尔斯这个人,一言难尽。
他未衰先老,举止做派像个古板的老先生。他喜欢田园生活,喜欢种植作物,打猎,散步,读沉闷的古典文学和哲学。
而戴安娜,喜欢城市,喜欢灯光与舞会,喜欢流行音乐、时装和流行小说。
更要命的是,查尔斯也缺爱。
他还是个幼童时,他的妈妈成为英国女王,繁忙的公务让她无暇照顾儿子的情绪。
查尔斯的爸爸——帅气的菲利普亲王认为男孩子不应该婆婆妈妈,应该情绪内敛,坚强勇敢,才像个男子汉。
他疯狂地爱上了性格开朗活泼大方的卡米拉,卡尔拉能够给他提供情绪价值,能够包容他,抚慰他,给他爱,而不是索求他的爱。
在戴安娜那里找不到共鸣的查尔斯又把目光转向卡米拉。
戴安娜大受打击,她患上神经性贪食症与神经性厌食症,时常遏制不住地大吃一顿,吃完又担心变胖,在卫生间摧吐,把吃进去的食物吐出来。
她讨好查尔斯,查尔斯不领情。她渴望查尔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