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厌食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哭闹挑食夜醒频繁,原来孩子问题行为
TUhjnbcbe - 2025/2/7 19:47:00
从事白癜风的临床研究 https://m.39.net/disease/a_5488012.html

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你是不是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孩子吃饭挑食、夜醒频繁、喜欢哭闹等等,让人心烦到崩溃。

当父母被这些问题弄得心力交瘁时,总会给孩子贴上一个个“问题标签”,比如“厌食症”、“睡眠障碍”、“分离焦虑症”……

但在美国儿科医生克劳迪娅M.戈尔德博士看来,这所有“问题行为”的背后,都隐藏着孩子不被理解的感受。

当孩子的需求没有得到父母的回应,将会对大脑产生巨大影响,甚至可能会给孩子的未来留下巨大的隐患。

那作为父母,应该怎么去回应并帮助孩子呢?《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一书,或许能给为此焦虑的父母一些帮助。

本书作者克劳迪娅·M·戈尔德博士,是美国医学委员会认证的儿科医生,她在普通儿科和行为儿科学方面拥有25年的经验,一直致力于研究问题行为孩子,仅仅通过倾听就帮助过几百个有问题的家庭走出了困境。

《倾听,成就孩子健全人格》是克劳迪娅·M·戈尔德对自己职业生涯遇到的各种难题和应对方法的总结,也是她对亲子关系的解读。

一、为什么要学会倾听

书里出现了很多“问题孩子”,这些孩子大的十几岁,小的才几个月大。他们有的哭闹不停,有的叛逆不讲理,还有的失眠焦虑。

忧心忡忡的父母束手无策之下,只能寻求医生开药物治疗,但这些药物治标不治本,只能暂时缓解症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克劳迪娅没有像大多数的儿科医生那样,草率的就给出诊断并且开出药物,而是通过和孩子父母聊天,了解孩子成长的家庭环境和父母养育孩子的过程,从而确定孩子真正的问题在哪里。

大量的案例表明,那些看似不正常的表现,并不是因为孩子真的生病了,而是他们遇到困难,没有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帮助时,试图表达自己情感的一种交流方式。

因此,克劳迪娅建议,当孩子发出各种信号时,父母不要盲目地给孩子贴标签,而是要认真对待,并保持冷静的去耐心倾听,挖掘出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含义。

当父母了解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和成长需求,并能够及时给予帮助,这些“不正常”的行为就会渐渐消失,“问题孩子”也会慢慢成长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

二、发现孩子行为问题背后的真相

书中有这样一个例子,有个叫奥利弗的三岁小男孩,每天都要被他的妈妈关进房间反思好几次。因为,他总是和妈妈故意对抗,比如妈妈不允许他在吃饭前看电视,但他每次吃饭前都要看,妈妈不让他看,他就会愤怒地对妈妈大喊大叫,甚至是挥手踢脚。

对于儿子的叛逆行为,妈妈非常困惑,她不明白儿子为什么就不能乖乖听话呢?当克劳迪娅和他们聊天后,终于发现了奥利弗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他的妈妈患有抑郁症,并且一直服药,奥利弗的出生让她缺乏规律的睡眠,抑郁症变得严重了。

每当奥利弗的行为刺激到她时,她就会控制不住的愤怒起来,冲着孩子大喊大叫。如此看来,奥利弗并非得了躁郁症,而是他妈妈影响的结果,因为妈妈没能给奥利弗做良好的示范。

在妈妈情绪失控的影响下,奥利弗的情绪也受到了强烈的刺激,而且他还要接受惩罚,因此脾气更加暴躁,行为也更具叛逆性和攻击性,而这样的行为又刺激到妈妈更加愤怒,于是母子二人就陷入了恶性循环的战争中。

书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由于父母自身的情绪控制问题,或者家庭氛围不融洽,孩子们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负面情绪得不到积极的引导,表现在行为上就是叛逆、多动、焦虑、失眠等等,可以说,他们是用行动来表达他们内心的困惑与难过。

那有什么办法解决呢?

既然根源出在父母身上,那还得从父母开始解决。

当孩子身上出现叛逆行为时,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进行自我反省,而不是将情绪失控的孩子单独关进屋子,或者是其它的惩罚,那样只会让孩子内心产生自己被父母抛弃的感觉。

当孩子处于悲伤、焦虑或过激行为之中时,父母应该镇定自若的帮助孩子认识并控制自己的强烈情感,然后通过倾听来抵达孩子的内心,和他们建立情感上的连接,对症下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

三、父母也需要倾听

倾听,不仅对孩子有用,对家长来说也是一种救赎。

因为作为个体的人,父母自身也有很多情绪问题需要解决,当父母处于孤立无援缺乏支持的时候,是很难专注的去倾听孩子的。

书中有个例子,五岁的艾米莉亚经常哭闹,母亲布伦娜知道怎样避免孩子哭闹,但她实在是没有精力去抱着孩子进行安抚,因为布伦娜的丈夫每天工作12个小时,而且常常要出差。她要独自一个人照顾四个不到六岁的孩子,所以面对孩子的情绪问题时,她真的很难保持身心平静去理解孩子的诉求。

这样的问题在现实中普遍存在,现在“丧偶式育儿”的现象越来越多。尤其是全职照妈妈,每周七天、每天24小时和孩子待在一起,很容易产生精神和身体上的疲劳,如果得不到家人的倾听和支持,甚至有可能引发产后忧郁症。

所以,当父母发现自己情绪也出现问题时,不要一个人苦苦硬撑着,要主动向亲人、朋友、医生寻求帮助,疏解出自己的悲伤,或者是利用瑜伽、体操、游泳、跑步等等来进行自我调节。

教养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自我疗愈的过程。想要更好的倾听孩子,首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只有自己的身心舒畅了,才能够做到耐心倾听孩子,陪伴孩子走向成长和疗愈。

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是:书中通过大量生动的故事、敏锐的观察和有力的研究,指出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当父母和孩子都被倾听和理解时,父母就有机会帮助孩子和自己渡过难关,从疗愈中得到成长,并培养出具有心理弹性、拥有真实自我的下一代。

蔡元培先生在《中国人的修养》一书中说到:决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健全的人格修养!

而认真倾听,无疑是个不错的方式。

一个得到关心和倾听的孩子可能会“成为一个越来越独立自强的人,对世界勇于探索,善于与他人合作,即便遭遇挫折,也仍然能够给予别人同情和帮助”。

1
查看完整版本: 哭闹挑食夜醒频繁,原来孩子问题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