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瑞雪(富书专栏作者)
英国作家伍尔夫曾说:
“人如果吃不好,就不能好好思考,好好爱,好好休息。”
生活中,我们常常因为工作,凑活吃饭;因为情绪,不想吃饭;因为体重,不敢吃饭。
成年人,对于不好好吃饭,可以有一万个理由。
可是,等生病了,我们才意识到,认真对待一日三餐有多重要。
对待吃饭的态度,就是对待生活的态度。
好好吃饭,是生活的顶级智慧。那些能好好吃饭的人,都不简单。
好好吃饭,是最高级的养生
同事静静,是我们办公室的养生达人,经常给我们普及各种养身小妙招。
但她是我们办公室抵抗能力最差的,只要周围有人感冒,她必定被传染。
相处久了,我发现她有一个非常不好的生活习惯:不好好吃饭。
她常常把早饭拖成中午饭,中午把早餐凑活一吃。中午吃得太少,以至于下午早早就饿了。
饿到下班,然后晚饭就狠狠吃一顿。晚餐吃得太晚又吃得太多,导致第二天早饭的时候继续没有胃口。
静静的饮食习惯,走入了一个恶性循环。所以,无论平时再怎么注重养生,身体的状况依旧没有改善。
相比于各种养生小妙招前面,好好吃饭才是根本大法。
青年作家李尚龙说过:“其实一个人生活最忌讳的就是不好好吃饭,这是走向不健康的第一步。”
被誉为的“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经历了四个时代,去世时享年岁。
去医院做检查时,连医生都好奇他长寿的秘诀。
在散文《我的长寿之道》,周有光先生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养生方法:
“我们的生活比较有规律,不乱吃东西,不抽烟,不喝酒......”
“饮食上,很多荤菜不能吃,不吃油煎肉类,主要吃鸡蛋、青菜、牛奶、豆腐四样。”
“我们很少吃补品,人家送来的补品,我也不吃。”
周有光的饮食习惯说起来也简单:三餐规律、饮食清淡、不吃补品、有度有节。然后,日复一日,坚持下去。
我们好好吃的每一顿饭,都悄悄地存在了我们的健康账户里。
天下之事,莫大于食。好好吃饭,是养身的第一要诀。
好好吃饭,是最顶级的美容
年一位美国医生见到了宋美龄,惊呼:
“如此高龄还保持着这样一张美丽的脸,真是奇迹!”
当时的宋美龄已经岁高龄了,而她能够一直漂亮的秘密,和她饮食习惯是分不开的。
宋美龄的饮食清淡而有规律。早餐一杯牛奶,两片土司,一点黄油,外加一碟用盐水浸过的蔬菜。
午餐一盘生菜沙拉,半碗米饭,外加少量的汤。晚餐半碗米饭,两荤两素。
反观我身边很多爱美的人,吃着最贵的保养品,却点着最便宜的外卖。
宁愿对着镜子涂涂抹抹一个多小时,也不愿意花十分钟的时间安排一下第二天的早餐。
我们的身体非常奇妙,它就像一面镜子,能够折射出我们的健康状况。人体内脏机能的好坏会在脸上反映出来。
中医有四诊,望闻问切。其中,望是最直观的,它通过身体外在的表现,来反映内在的健康问题。
漂亮的脸蛋,一定长在健康的身体上,而健康的身体需要我们好好吃饭。
正如谷爱凌所说:“女孩子要好好吃饭,人才会漂亮。”不健康的漂亮,不是漂亮。
美国生理学家曾经做个一个名为明尼苏达的饥荒实验,他们首先挑选了36个精神和体能都极为健康的小伙子作为志愿者。
然后开始为期6个月的节食,目标是通过饮食把这些小伙子的体重减少25%。
在严格地执行6个月后的节食计划后,可怕的事情发生了。
这些20岁出头的志愿者们眼球血管收缩、眼球变白、皮肤粗糙、眩晕耳鸣、四肢无力、体能衰退。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过度的节食确实可以让人体重变轻,但是会以牺牲健康作为代价。
而现在,我们总能听到人们因为追求美丽身材,而过度节食,最后患上厌食症的消息。
李瑞芬被誉为国内临床营养学的泰斗。她从事营养事业60余年,出版了多本有关营养学的著作,曾在中央电视台多档健康类节目任主持人。
她在《好好吃饭能变瘦》一书里为我们解释了变瘦的秘籍:
只需保持营养平衡,坚持好好吃饭就可以减肥。
好好吃饭,身体健康了,我们才能拥有漂亮的脸蛋和迷人的身材。
好好吃饭,是最温暖的治愈
余华笔下《许三观卖血记》里的主人公许三观,每次卖完血后,都要去胜利饭店吃一盘炒猪肝,喝二两黄酒。
每次许三观还要嘱咐伙计,黄酒要温一温。
书中有这样一段描写:“许三观就放下筷子,也先拿起酒盅抿了一口,黄酒从他嗓子眼里流了进去,暖融融地流了进去,他嘴里不由自主地也吐出了咝咝的声音,他看着阿方和根龙嘿嘿地笑了起来。”
这不仅是一顿饭,还是许三多悲苦人生中,不可多得的慰藉。仿佛许三多所有的伤痛与苦难,都被这一顿“奢侈”的饭食治愈了。
然后,他在酒足饭饱后,又充满了力量,继续与命运搏斗。
想起了《深夜食堂》里的一句话:“食物是能量,是治愈,是珍贵。”
每次离开家前,母亲总会叮嘱我们:“好好吃饭。”
只有好好吃饭,吃饱喝好才能有力气去对抗这个多舛的人间。
小鸣是我的大学同学,一个人在北京打拼。无论走到哪里,她的行李箱里都会有一根短短的擀面杖。
她开玩笑说这是她的“定海神针”。难过、迷茫、孤单的时候,她就做一碗“妈妈牌”小揪面。
和面、擀面、炝锅、揪面,很快一碗热气腾腾的汤面就好了。趁热吃下去,微微发汗,再蒙上被子睡一大觉,起来又雨过天晴了。
张嘉佳说:“只有美食,可以抵抗全世界所有的悲伤和迷惘。”
冬日的清晨,一杯热腾腾的豆浆,两个软乎乎的包子,就可以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
夏天的傍晚,一盘冰凉凉的拌面,两碟辣丝丝的小菜,便能够消除整日的燥热与疲惫。
每一餐饭,从手入口,从口到心,只要端起碗筷,食物就能治愈每一个沮丧的时刻。
开心的时候,要好好吃饭;难过的时候,更要好好吃饭。
好好吃饭,是婚姻的润滑剂
《舌尖上的中国》里有这样一句话:
“人类组织家庭,原因之一,就是为了更合理地生产和分配食物。正是这些人间烟火,让家庭生活更紧密。”
刚结婚的时候,妈妈总反复地和我念叨:“两个人要经常一起做饭,一起吃饭,在餐桌上把饭吃好,才能把日子过好。”
随着婚姻生活的推进,我才深有体会。下班后,两个人坐在餐桌旁,分享着一天的见闻与快乐,好好地吃一顿饭,就是最平凡的幸福。
抖音上有一个我唯一追着更新的账号,在他的视频里,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也没有动人心魄的风景。
更多的只是一家人围着灶台和餐桌平凡而又琐碎的日常。妈妈做饭,爸爸劳作,儿子帮忙,然后一家人一起吃饭。
网友这样评论他们一家:“饭桌有香气,心中有爱意。”
一个家庭的温度,呈现在餐桌之上。
现在快节奏的生活让一家人一起好好吃饭变成了奢望。无休止的加班、工作后的疲惫、方便的外卖,代替了餐桌旁的陪伴和笑容。
即使一家人好不容易坐在了一起,很多时候,也是低头沉默,各自看着手机。
演员孙俪家的餐桌上,有一个规矩:吃饭的时候不允许看手机。
从这个很小的细节,我们就可以看到夫妻俩婚姻幸福的秘密。
好好吃饭,是婚姻的润滑剂,一家人在一起好好吃饭,就是一种高质量的陪伴。
放下手机,陪身边的人,好好吃每一顿饭吧,就像你们吃第一顿饭那样。
因为,爱就是在一起,好好吃好多好多顿饭。
蔡澜先生在《今天也要好好吃饭》中写道:
“好的人生,从好好吃饭开始,好好吃饭,就是好好爱自己。”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春风得意、宾朋满座时要好好吃饭;
灰心丧气、形单影只时更要好好吃饭。
一餐一饭,心有所栖。柴米油盐,爱有所依。
好好吃饭,努力把每一天都过得活色生香、有滋有味。
作者简介:夏瑞雪,富书作者,朝阳市作协会员,于潮起潮落中,做一个简单的人,过一段简单的生活,品一程简味人生,本文:富书生活馆,富书严选,优品好物,和你一起提高生活质量,图书《好好生活》正在热销中,本文版权归富书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注:本文章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