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慎之
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创办人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知名关系亲子专家
吃,是我们生存的两大本能之一。我们所隐藏的悲伤,都可以通过食欲表达出来。生离死别,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比生更难受的感觉。求生和求死的欲望,在体内不停冲突。正面面对悲伤,才是对分离最大的尊重。
有一位女性来访者向我求助。
她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父母就经常不在家,陪伴她的就只有家里的小狗。但前段时间,小狗生了很严重的病,差点死掉,从那开始她就无法再吃下饭和睡好觉。
她跟我说:“我很饿,肚子在叫,可是我就是吃不下,一吃就会想吐。晚上睡觉质量也很差,不是睡不着,就是一晚醒来很多次。”
在这种情况下,她还因为一些原因跟男朋友分手了。心情更是跌到了谷底。
从她的描述中,我可以得知她正在面临生活中两件很重要的生活大事件,一件是陪伴多年的狗狗可能会离开,另一件事是失恋。
在这两件事中,其实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发生了分离,我们俗称的生离死别。
当分离来临时,危机感会促使我们几个本能反应的发生,分别是战斗、逃跑、木僵和装死。像这位女孩子这种吃不下饭的状态,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装死状态,或者说是向死而生的一个状态。
从动力学的方面来说,她现在是在进行对丧失客体的认同。
例如:身边有人要离开了或去世了,给我们的感觉就是这个人不在了,我们失去ta了。因为失去了,所以我们无法吃得下饭。
这是因为:
1、幸存者罪恶感
在认同丧失客体的过程里,有一种感觉叫幸存者的罪恶感。
最近有部韩剧叫《金秘书为何那样》,里面男主的哥哥就是有这种幸存者的罪恶感。因为这种罪恶感,导致他将发生在弟弟身上的绑架事情转换到自己身上,认为遇到这些糟糕事情的是自己,而不是弟弟。
这种感觉的产生,实际上是因为自己无法去解决内心的愧疚。
幸存者罪恶感更多会出现在边界感不清晰的人身上,当他们面临宠物生病或亲人逝世的情况时,他们会产生一种身边人或宠物之所以会生病或去世,是因为自己的照顾不周或者别的问题。
这种只留下自己一个人的罪恶感,让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内疚和悔恨,会让他们处于一个类似虐待自己的状态里。就像我的这位来访者一样,把狗狗的生病归结于自己的身上,认为是自己的问题,导致自己吃不下饭,也无法睡好觉,甚至不能感觉到开心,因为如果活得很好,就太有罪恶感了。
所以其实幸存者的罪恶感不仅会引起我们心理上的不适,还有引起我们一些躯体的不良反应。
厌食就是其中一个较为典型的由幸存者罪恶感所引起的身心反应。
2、口欲期
我们人之所以会吃东西,一是为了满足自己,二是为了维持生命。
但一旦我们正处于体验丧失客体的过程中,我们就会觉得维持生命也没有意义了,不想再吃东西了。
当我们身边的亲人离世时,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吃不下饭,开心不起来,除了有幸存者的罪恶感,还有两方面的因素。
若是我们生活得很开心,吃得很好,睡得很好,那么我们就会有种对不起过世了的亲人的感觉。这种生离死别的感觉,让我们退行到了口欲期,就是把生活中所有可以得到的满足都归结于吃。就好像有些人失恋后会狂吃,然后吐掉,实际上这就跟厌食殊途同归。
狂吃是因为感觉到特别不安全。当我们处于婴儿阶段时,我们就是通过吃来获得安全感,因为吃能够维持我们的生命,用于抵抗死亡的恐惧。
实际上当我们吃得好的时候,生活中就仿佛没有任何的问题了。
我曾经遇到这么一个个案,他会在大夏天的时候穿三件毛衣出街,在他眼里保暖就是维持生命状态的方法。
所以当我们退行到一个口欲期状态里时,吃是我们认为可以维持生命状态的方法。
3、求生和求死的冲突
当人遇到一个极大的危险或者处于特别恐惧的时候,会有两种本能反应,一种是求生,一种是求死。
所以我们会发现很多人在遇到危急情况后,他们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吃不下饭,睡不好觉。因为吃饭和睡觉都是为了维持生命的延续,是人的两大生存本能。
但其实无论是吃还是睡,对于这个时期的我们来说又是冲突的。
因为此时的我们正处于一个内疚和悔恨的情绪中,恨不得替别人去死来减低心中的内疚感。
这种阶段就是我们所说的抑郁状态,处于抑郁状态的人,会自己攻击自己,觉得自己不够好,没有价值和未来,并且认为维持生命这件事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患有抑郁的人就是处于一个求死的状态,他们会通过一种自虐的方式来求死,但理智上又觉得自己应该活下去。
从意识层面来说,他们吃饭睡觉都只是为了维持生命的延续,所以才去做。类似失眠的人一样,他睡不着觉,但他必须拼命让自己睡觉,因为生活还要继续,他不能不睡觉。
但在他们的无意识间,一种求死的本能却正在发生,和他们原本的求生本能正在不停地发生冲突。
我们会有求死的本能出现,其实是因为危机打破了我们的掌控感。
4、掌控感
很多人喜欢用吃来重新获得控制感。
就像有些人被分手后,他们会选择不停地吃。因为吃能带给他们一个意象,就是可以把这样东西吞噬为自己的一部分,不再分开,可以让自己重新掌控一切。
对于我这个来访者来说,虽然她没有暴饮暴食的表现,但她还是用了一个拒食的状态来获得掌控感,选择以不吃东西来达到重新控制的效果。
因为一旦掌控感被打破,就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很不安全或自己处于危险中,对于死亡的恐惧会不断放大。
在这种情形下,人就会有种自己好像不能好好活下去,不如死了算了的感觉。这也就是为什么有抑郁症的人会经常想要自杀。
因为这是一种比生更难受的感觉,所以在他们的无意识间一种自杀的意向正在发生,而这也很容易导致人走向其中一个极端中。
5、自愈方法
针对类似的危机情况,我们必须重视起来,学会自我觉察。
第一,要进行良好的自我理解,包括如何去解读这件事。明白为什么自己会这样,是什么引起自己这种情况的发生。
当你知道了这件事会导致发生什么的时候,你就不会对它有特别的恐惧感。
因为我们自身的情绪是一种继发性情绪,它会掩盖掉原发的情绪反应。例如当我们愤怒的时候,我们只是感知了愤怒,但察觉不了愤怒背后的悲伤和无力的感觉。
只有当我们感知到了原发性的情绪,知道了这件事情所带给我们的悲伤,我们才能正面去对抗问题。
第二、我们需要把内心想法说出来。我们需要找到一个人将内心的感受全部说出来,而且这个人必须是以包容的态度去接纳我们所有的问题。
不管是一些不好的念头,欲望还是一些让自己觉得特别羞耻的事,全部都要表达出来,只有当我们表达了自己感受和想法,而且被接纳了,我们内心的冲突才会得以缓解。
我们内心会有冲突就是因为现有问题的两端都被封住了,而且这两端的感觉都是很糟糕的,所以我们没办法表达出来。
但只有当我们愿意说出来,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被接纳了,我们才会觉得被释放了,才能真正地放松和学会改变。
但如果没有这样一段关系可以去处理的话,树洞、日记或者找专业人士都是可以获得支持的方法。
第三、需要明确人与人之间的边界问题,包括跟宠物或者恋人之间的边界。明白很多事情都不是自己造成的,不需要对上述客体产生深深的愧疚,甚至于觉得自己很羞耻。
我们是可以承认悲伤,接纳悲伤,但同时要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所发生的事并不全是跟自己有关系,自己不需要去为过多的事情负责,需要处理好和每个人之间的边界问题。
第四、当我们学会解读这件事后,我们就能从中实施危机干预,从这件糟糕的事中寻找积极的意义。
在危机干预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几个系统的相互协调和运作。分别是觅食系统、娱乐系统、社交系统和游戏系统。
可以通过这几个系统的相互作用,作为身边人带领抑郁的人或者遭遇到重大危机的人从自身的铁桶中走出来,重新融入到正常的生活中,让他们重新去接纳生活里的一切。
正确面对悲伤,才是对分离最大的尊重。
theend
作者介绍胡慎之,知名亲子关系专家,向日葵心理创始人,向日葵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