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吃得胖乎乎,我家宝宝瘦成了小豆芽,妈妈心里好难受;宝宝都2岁了,吃饭还是边吃边玩,有时非要看着电视吃,这习惯改不了怎么办;明明老师说在幼儿园吃饭可棒着呢,一回到家怎么就吃不进去了;……
宝宝不好好吃饭,当妈的实在太遭罪了,看着眼前的美味大餐,再看看宝宝没有食欲、漫不经心的一张脸,自己都气饱了:又白白辛苦了一场。磨炼再好的手艺,也满足不了宝宝小小的一个胃。
其实,小孩不好好吃饭,都是大人的错!
宝宝从添加辅食开始,就可以一点点摸索着学会自己吃饭,等到2岁时,已经能够完全独立饱餐一顿。如果2岁前,下面这3条大人没做到,宝宝不良的饮食习惯基本定型,以后再想纠正就是难上加难!所以,家长请务必记住这3条:
第一条:让孩子充分感受到食物的美味,享受到进食的快乐。
小区有个宝妈,自己奶水不怎么好,宝宝5个月就加了辅食。因为担心宝宝缺营养,辅食加的又乱又急,经常好几种食物混在一起打成泥喂宝宝。最开始宝宝吃得挺开心,后来渐渐她发现问题了,宝宝无论吃什么都是不开心的表情,看不出他对味道有什么特别的偏好。
后来询问医生才明白,辅食期没有让宝宝逐一辨别食物的味道,破坏了他的味觉感官,才导致他吃饭提不起劲,享受食物没什么快感。
第二条:永远记住吃饭是孩子的本能,追着喂是大人的坏习惯。
肚子饿了,胃自然会发出信号,提醒宝宝吃饭,就连小婴儿也不例外。可是有很多家庭,宝宝养成了不喂不吃,边跑边喂的坏习惯。说到底,这都是大人的错。
对孩子的生理本能不管不顾,在孩子不饿的时候逼着吃,饿的时候给零食,整个的吃饭习惯给搞坏了。时间久了,孩子最本能的生理饥饿感退化,好好吃饭就更难了。所以饿不饿,这件事必须听宝宝的!
第三条:宝宝吃饭,大人不要在一旁叨叨叨
吃饭时,一定要给小朋友营造安静愉快的就餐环境,不要干涉宝宝的吃饭自由。
很多家长看到宝宝饭粒洒了,就让宝宝马上捡起来;看到宝宝只吃某一种菜,就不停说:“光吃这个没营养,吃点XXX“,吃完这个让吃那个,吃完饭了让喝汤,喝完汤了让吃水果。总之,在宝宝吃饭的全程中,大人的嘴一直没有停下来过。
顺便说一句,不止是吃饭,当宝宝在做某件事情(吃饭、玩玩具、阅读、绘画、手工)处于专注状态时,家长如果总是习惯性在旁边干扰或者唠叨,长期下去对孩子会造成以下6个方面不好的影响:
导致孩子缺乏专注力;孩子会有不被最终的感觉;对唠叨者产生反感;觉得自己不够完美,产生自卑感;没有自主权,感觉自己被控制;遇到事情变得消极,无法自主处理。所以,父母千万要意识到,唠叨是孩子成长中的绊脚石,一定要管好自己的嘴巴!
关于宝宝厌食、挑食、玩着吃等吃饭的坏毛病,有一些建议跟大家分享:
一宝宝没食欲怎么办?
先不要着急下定论,觉得宝宝体内一定是缺了营养素,或者是肠胃功能不好,这些专业判断都必须以医生意见为准。可以试着给宝宝的食物增加一些色彩,或者让吃饭这件事变得更有意思。
同样是肉菜搭配,妈妈用心也可以做出不同的造型和图案,激发宝宝的食欲。很多时候宝宝不爱吃,不一定是不饿,也有可能是饭菜不合胃口。
可以借助于有趣的餐具。比如说碗底有蝴蝶、小猫的图案,告诉宝宝吃完饭就可以看到碗底有什么了,这会激发宝宝的好奇心,为了快点得到答案,吃饭也会变得迫不及待呢!
二宝宝挑食,不吃青菜怎么办?
不爱吃青菜的宝宝很多,大人好多种蔬菜都试了一遍,宝宝还是不满意,有的宝宝甚至一看到绿色叶子就扔出来。大人无论怎么劝,怎么讲道理,宝宝就是不听。
动画片小猪佩奇里,弟弟乔治也是这样的宝宝,他会因为吃青菜而摇头大哭。猪爷爷的办法是,用蔬菜做成他最爱的恐龙。没想到效果出奇的棒,乔治的餐盘一会儿就空了!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特别喜欢的玩具或者是卡通人物,妈妈们可以试着根据他的喜好来引导,吃青菜就容易多了!
还有一招,就是把青菜偷偷藏在孩子喜欢的食物中,让他不知不觉吃下去。
三宝宝吃饭不专心,边吃边玩怎么办?
吃饭时,不要给宝宝身边摆上玩具,或者打开电视,这都会分散他的注意力。
当他吃饭心不在焉时,要想法子把他的注意力“勾引“回来。
比如,这颗鸡蛋想要出去旅行了,它会飞到谁的嘴巴里呢?谁的嘴巴里是最好玩的呢?
冬天来了,这块鱼片该冬眠了,我们给它裹上白白的棉被(米饭),一起送它到温暖的地方(肚子)吧!
把吃饭变成一场好玩的角色扮演游戏,宝宝吃饭的兴趣就会增加10倍!
让孩子觉得吃饭可以自己做主,还是件快乐的事,他就自然而然会爱上吃饭!
养成好好吃饭的习惯,宝宝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