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厌食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抗精神病药的疗效与副作用机制澎湃在线
TUhjnbcbe - 2025/3/4 17:54:00
                            

原创师建国心声经典

②5-羟色胺受体阻断作用:主要是阻断5-HT2A受体。5-羟色胺(5-HT)神经源于中脑被盖核和中缝核,这两个核投射到皮质、纹状体、海马和其它边缘系统区域。早期的精神分裂症病因学假说认为脑内5-HT能活动过度导致疾病。5-HT阻断剂具有潜在的抗精神病作用,5-HT2/D2受体阻断比值高者,锥体外系症状发生率低并能改善阴性症状。治疗阴性症状主要通过阻断5-HT2A受体,增加前额叶DA的释放,缓解阴性症状。

5-HT与抗精神病药:

50年代有人提出精神分裂症与大脑5-HT异常有关。5-HT是一种重要单胺递质,与心境障碍、焦虑、自杀、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学有关。精神分裂症患者前额叶皮质5-HT能机制的改变,表明大脑皮层无法对皮层下进行适当的抑制,从而导致DA能活动亢进。

阴性症状由边缘系统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激发点火受到抑制所致,而对5-HT2的拮抗能恢复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这一功能,从而改善阴性症状来治疗精神分裂症。

对黑质纹状体DA拮抗可致EPSs,而对5-HT2的拮抗解除了其对DA的抑制,使DA的释放轻度增加,抵消了部分DA拮抗作用,减少EPSs。

5-HT2A受体的重要性:

5-HT2A受体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和抗抑郁药主要作用位点。

阴性症状与5-HT2A功能亢进可能有关。

阻滞5-HT2A可以减少EPSs。

致幻剂LSD与5-HT2A有高度选择性结合。

阻滞5-HT2A可以提高5-HT1A兴奋性,改善抑郁及焦虑。

DA和5-HT假说之间的联系:

5-HT2A拮抗剂能使DA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恢复从而改善阴性症状。

5-HT2A拮抗剂能使PCP诱发的DA功能紊乱恢复。

5-HT2A拮抗剂能使黑质纹状体DA释放轻度增加减少EPSs。

5-HT2A/D2平衡拮抗作用特点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重要标志。

SDAs通过选择性阻断纹状体、前额叶5-HT2A来增加DA释放。

③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作用:主要是阻断α1受体。可产生镇静作用以及直立性低血压、心动过速、性功能减退、射精延迟等副作用。研究发现,α2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对经典D2受体拮抗剂疗效有增强作用。具有强效抗精神病活性的氯氮平的有效性被发现与其对α2肾上腺素受体的拮抗作用相关。另外,因为多巴胺及乙酰胆碱对患者的学习和记忆能力有明显提高,所以增加大脑皮质前额叶内乙酰胆碱的释放,对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有明显作用。

④胆碱能受体阻断作用:主要是阻断M1受体。可产生多种抗胆碱能副作用,如口干、便秘、排尿困难、视物模糊、记忆障碍等。

⑤组胺受体阻断作用:主要是阻断H1受体。可产生过度镇静和体重增加的副作用。

⑥谷氨酸能效应:γ-氨基丁酸(GABA)是抑制性神经递质,相反,谷氨酸是兴奋性神经递质,促进离子流动的谷氨酸受体有3种: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惡唑基丙酸(AMPA)受体、红藻氨酸受体和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均引起兴奋性中毒,Ca2+进人细胞,激活磷脂酶C,破坏细胞骨架膜成分;激活核酸内切酶,破坏DNA,导致细胞功能失调,终致细胞死亡。谷氨酸能亢进可引起情感障碍、焦虑障碍、运动障碍、物质依赖和厌食,谷氨酸能不足可引起精神分裂症和发作性睡病,谷氨酸能过度亢进或低下都可引起认知障碍。有许多研究报告称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中谷氨酸功能降低,而谷氨酸能活性的降低是由于谷氨酸受体N-甲基-d-门冬氨酸(NMDA)受体含量下降所致。另外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苯环己哌啶即phencyclidine(PCP),在正常人群及精神分裂症病人中均可引起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认知损害症状。抗精神病药物可阻断苯环己哌啶即phencyclidine(PCP)的某些临床作用,所以可改善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认知损害症状。

⑦神经发育假说: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脑在未达到成年期前的各个阶段发生了神经环路的病理性改变,从而导致阳性症状或阴性症状的出现。

综上所述,脑内多巴胺神经系统平衡也许与5-HT、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等多种神经递质的相互协调作用存在关联。多巴胺受体各亚型中,通过阻断D2受体可以改善患者阳性症状,激动D1受体能够治疗阴性症状,阻断D3受体能够改善阴性症状的同时降低成瘾性。此外,药物对5-HT受体部分亚型的作用也能对治疗患者的阳性、阴性症状发挥较好的协同治疗作用。

图6.抗精神病药物受体药理学特点比较

图7.不同情感的化学物质基础

图8.乙酰胆碱通路

1.Roth,BL;Driscol,J(12January).PDSPKiDatabase.PsychoactiveDrugScreeningProgram(PDSP).UniversityofNorthCarolinaatChapelHillandtheUnitedStatesNationalInstituteofMentalHealth.Archivedfromtheoriginalon8November.Retrieved26November.

2.喻东山,葛茂宏,苏海陵主编.精神科合理用药手册(第三版).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3.喻东山,葛茂宏主编.精神疾病临床治疗手册.南京:江苏学技术出版社,:9-10.

4.李建民主编.精神病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5.郝伟主编.精神病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6.刘协和,袁德基主译.牛津精神病学教科书.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7.师建国主编.实用精神病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8.百度百科、百科等。

1
查看完整版本: 抗精神病药的疗效与副作用机制澎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