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宗馥莉自告奋勇做了娃哈哈的公关部部长,上台的第一件事,就是换掉了已经合作20年的“优质偶像”王力宏。
第二年的采访里,有人直接问她喜不喜欢王力宏。
宗馥莉张口就是一句,“不喜欢,因为他太老了”。
结果这边话音刚落,她转头就换了一个更“老”的赵雅芝。
一时间,无论是娃哈哈还是宗馥莉,都成了网友的攻击对象。
“忘恩负义”、“卸磨杀驴”、“无情无义”成了他们身上撕不掉的标签。
不少人骂,“人家王力宏二十多年没有涨过代言费,就得你这个评价?吃相难看。”
也许是迫于舆论压力,后来的宗馥莉曾说自己的表述不完整,他们和王力宏感情非常深厚。
却从未改口过她不喜欢王力宏的事。
如今王力宏的“完美”面具,被李靓蕾一锤敲碎后,宗馥莉又被网友盯上了。
“娃哈哈吃瓜最前线居然不带我们”、“一看就是知道内幕的”、“大小姐也太有远见了”……
从小就被罩在娃哈哈光环下的宗馥莉,被人提起时总带着“宗庆后女儿”、“企二代”、“公主”的调侃与看轻。
年长后,宗馥莉被人谈论更多不是她的事业发展,而是她39岁还未婚、爸爸急得帮她征婚、甚至是和王思聪的绯闻等
好像从来没有人发现,宗馥莉的“獠牙”,已经藏不住了。
年,宗馥莉刚出生,宗庆后还在杭州农校办厂里面当业务员。
宗馥莉五岁的时候因为不爱吃饭,导致了轻微的厌食症,宗庆后想给女儿补一下,却只能找到成人的营养液。
环顾周围,竟然发现很多孩子都有营养不良的情况
恰好那时候的宗庆后正在为“中国保灵”代加工中国花粉口服液,于是他脑袋一亮,抓住了这个商机。
宗庆后花了一年的时间,就造出了第一批娃哈哈儿童营养液。
从这条生产线的传输带开始,宗庆后每天不是在跑销售,就是在忙生产,最后他越跑越快,越来越忙。
一个名叫“娃哈哈”的饮料帝国,被他忙了出来。
爸爸的忙碌对年幼的宗馥莉来说是痛苦的。
她幼年的记忆里,除了娃哈哈总部那栋6层的小灰楼外,就是自己孤零零站在幼儿园门口目送着所有小伙伴被家长接走。
然后自己急得哇哇大哭。
到小学的时候,宗馥莉就不要他们接了,一放学就自己背着书包到娃哈哈的食堂里吃饭,然后再趴在总经理里的办公桌前面做作业。
遇到不会做的题目,她也不会哭着喊爸爸,只是乖乖地走到那些叔叔阿姨身边去问。
上了初中,她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跑去和家里人说自己要到国外去读书。
随着宗馥莉一点点长大,娃哈哈也一步步成了饮料业的龙头,赚到的利润让宗馥莉失去了对钱的概念。
“在物质上想要什么,我都可以得到。”
哪怕是花几百万买一块表,她都不会觉得不妥。
“我觉得人生要追求目标,也要会享受人生。”
外人眼里她加入娃哈哈是子承父业,是不得已的选择。
可宗馥莉却说,“我从一开始就坚定地认为,出去是为了读书,一定要回来的。”
,宗馥莉从美国回来后就进了车间,从最底层开始干,往一线员工多的地方扎根。
在宗馥莉的眼里,爸爸是一座她无法翻越的大山,她的脚下是爸爸堆砌的起点,而她的面前是被爸爸竖起的框架。
为了给宗馥莉铺路,宗庆后往宏胜里安排了大量的精兵强将。
结果宗馥莉干了没多久,不是把人炒了,就是调到别的岗位去。
“我让他们想方案达到我想要的效果,他们却等着我给方向。”
这下可把宗庆后给气得不行,连忙跑去宏胜把她骂了一顿。
“你在美国读书的是老板给钱,员工干活,不行走人,可中国是讲人情的,要以人为本。”
宗馥莉最讨厌和有关部门打交道,也听不得爸爸这些陈词滥调,可当时的她羽翼还未丰满,只能先妥协。
“妥协是一种成长,毕竟我也需要先生存嘛。”
经历了这次的开除风波,这对父女达成了一个不求助,一个不插手的默契。
后来宗馥莉从爸爸手里接过了宏胜公司和一千万美金,开始了属于宗馥莉的创业之路。
整个宏胜都成了宗馥莉的试验田,任由她搓圆拍扁。
“爱怎么弄就怎么弄,碰壁也行,我不管她,她不来说。”
老话都说开山容易守山难,每当“企二代”开始接手生意,承受的要求和期待都会更高。
更何况有爸爸这颗珠玉在前,、宗馥莉做任何事情都要被拉出来对比一遍。
压力从四面八方挤过来,她却不紧不慢地开始回击。
“我不会继承娃哈哈,只会收购娃哈哈。”
这句话也被媒体看做是她对自己父亲的宣战,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他们连忙跑到宗庆后面前问他的顾虑。
宗庆后欣慰地笑着回:“她要收购我,说明她比我发展得更好,有什么顾虑啊?”
年,宗馥莉创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主打定制健康果汁的品牌KellyOne。
结果宗庆后看了之后,直说自己不看好。
“因为这个东西做不大,保质期很短。我不太清楚她在搞什么。”
这时的电商行业在他眼中也同样不被看好。
“电商将搞死实体经济。”
这时的宗馥莉已经入行饮料业十几年了,她对于整个公司,甚至是整个行业都有了自己的想法,也准备付诸于行动。
于是她主动跑去找宗庆后,提出自己除了是宏胜的老板以外,还要做娃哈哈集团的公关部部长。
“娃哈哈需要改变。”
她着手尝试产品年轻化的可能,把畅销单品营养快线做成了跨界彩妆,一上线就被抢购一空。
宗馥莉不但要用娃哈哈的新形象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还要唤醒人们曾经的记忆,以便让娃哈哈重新抓住大众的视线。
她的目标是希望走出去的时候,人家能对她说一句,“我发现你们品牌变年轻了。”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她的第一步就是换掉已经持续了20年的老包装和代言人王力宏。
这个消息一出,宗馥莉就被网友骂得体无完肤,就连娃哈哈集团都被贴上了“忘恩负义”的标签。
在这之前曾有传言娃,哈哈之所以会和王力宏保持长时间的合作,就是因为“公主”宗馥莉是喜欢他。
为了这事,她还特意在媒体面前澄清。
“我澄清说明一下,我不喜欢王力宏。”
退了代言人这事本身就为她带来了大量质疑,后来宗馥莉一句“他太老了,有审美疲劳”更是把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
被网友怒怼,“退了王力宏,请了更老的赵雅芝。”
宗馥莉不以为然,“一天到晚看着一个代言人,从青年看到中年,从中年看到老年,你觉得好玩吗?”
无论她说什么,网友的辱骂都没停止过,甚至有人说出没有王力宏不买娃哈哈的宣言。
宗馥莉直言,“娃哈哈的畅销,主要是因为我爸爸。”
当年的宗馥莉因为王力宏被骂得有多惨,如今他的真面目被李靓蕾一锤曝光后的宗馥莉就赚得有多满。
“不愧是大小姐,真有远见。”
面对如今的热烈追捧,用宗馥莉以前说过的一句话来回应,正合适。
“我可以无畏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没有被这个社会,所左右我的想法,一直坚定自己的意见。”
宗馥莉曾表示,要做一个能让消费者记得住的品牌。
于是有人建议宗馥莉自己做娃哈哈的形象代言人。
直接被她驳回:“创始人等于你的形象代言人,是非常危险的。”
对方接着建议:“这会让你省下很多广告费。”
宗馥莉的表情有些嫌弃,“要放长线掉大鱼。”
为了放线,她做了一个哈宝平台,利用线下的活动去吸粉,配上线上的抽奖和赠品活动。
宗馥莉只用了八个月就吸了四百多万粉丝。
直接拉近了她和消费者之间的距离,给消费者建立了一个可以和企业对话的平台。
让人感受到娃哈哈是有温度的,并不是路边一块冷冰冰的广告牌子。
宗馥莉的优势在于她本身也是一个年轻人,可以给宗庆后和娃哈哈提供不同的角度。
就连宗庆后对电商行业的态度也在转变。
“它是一把双刃剑,做得好是对老百姓的福祉。”
最后他甚至公开表示,娃哈哈也在搞互联网。
除了说服爸爸接受电商以外,宗馥莉见农夫山泉几年前就开始培育纯茶,她也动了心思。
一支由娃哈哈赞助的《英雄联盟》青训队拔地而起。
“财富对于我们来说,到了一个点就没意思了,但是对国家有意的事情,就算不赚也值得去做。”
从宗馥莉进入到饮料行业一来,她一直在观察行业的发展趋势和转变方式。
她清楚地知道想要改变一个行业,一定要从头开始培养人才。
宗馥莉甚至不会强制那些被捐助人完成学业后到娃哈哈任职,只要能为这个行业输送人才,哪怕是去她的对手公司也没关系。
“非常欢迎竞品,他们是很好的榜样,优点我们要学习,弱点如果被我看到了,就要超越你。”
宗庆后在娃哈哈被称为“神一样的存在”。
因为公司里无论什么事情都靠他解决,什么事情都要问他行还是不行。
其他部门的职责只是打报告询问和执行而已。
所以业内一直流传着一句老话:“娃哈哈减去宗庆后就是零”。
但现在的宗馥莉已经从那个因为生存而妥协的“公主”,长成了一个能左右娃哈哈走向的“大女主”。
这些年来宗馥莉一直致力于让娃哈哈上市。
宗庆后从一开始的强烈反对,逐渐开始松动,甚至说出娃哈哈会考虑上市的话。
面对外界对资本的误解,宗馥莉心里只有好奇。
“我也想看看,资本手段到底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宗馥莉的身上除了要烦恼公司的发展,就是看到身边同类人的发展后,感到很有压力。
“为什么我这么好的资源,也没有比别人更优秀,问题出在哪里。”
在美国读书的那几年的经历,养成了她独立又自信的个性,回国后,她借着自己的雷霆手段,成功将娃哈哈品牌年轻化。
明明她已经比大多数人成功,可因为女性的身份,让人忽视了她的能力与成就。
比起能力,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她现在年进四十依旧未婚,是她被心急的父亲公开征婚。
哪怕如今的宗庆后被人家问,“娃哈哈变年轻了,你觉得是谁的功劳?”时。
宗庆后明确地表示,“我女儿的功劳。”
可大众心里更关心的,依旧是她和王思聪那则不知真假的情感绯闻。
曾经的宗馥莉做梦都想得到爸爸的认可,现在她得到了,却早就不需要了。
她已经不需要再听别人告诉她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因为她已经有了足够的自信,知道自己该朝哪里走,该怎么走。
“商业的本质是为社会做贡献,为社会和环境去创新,这是一个企业家该做的。”
从“宗庆后的女儿”,到如今“机智的大小姐”,宗馥莉走的每一步都不曾在意过周围人的眼光。
如果说宗庆后的成功,是一个普通人遇上了好时代。
那么宗馥莉的成功,就是她始终忠于自己坚定的信念,
就像她自己说的:“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人,想要走自己独特的道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