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是减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对于善于运用心理功能的人来说,减肥的过程往往会更容易。
反之,不善于调整心理机能的人,不仅事半功倍,还容易直接让减肥计划失败。
因减肥导致的心理疾病体重与心理状态
《柳叶刀》发布了一份成人体重调查报告,报告指出,中国有万肥胖男性和万肥胖女性,肥胖人口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在美国,肥胖男性为万,肥胖女性为万。
而对女人来说,“好女不过百”这个简单粗暴的口号也成了人生的准则。
但是肥胖对我们的生活,工作、社交等,到底有什么影响呢?
在心理状态层面,肥胖与各种心理疾病之间存在高度相关。
因减肥导致的心理疾病肥胖者自尊心一般较低,焦虑、抑郁程度较高。与7-10%的人相比,患有中到重度抑郁的人,
患有肥胖症的人有超过20%的人患有严重抑郁症,这一比例几乎是一般人的2-3倍。
因此,所谓的“心宽体胖”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胖子往往心情不好。
那些我们认为可以随意取笑自己的身材的胖子,大多是利用“压抑”的心理状态防御机制,来抵抗现实中肥胖带来的焦虑。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女性肥胖者患身心疾病和暴力行为的比例较高。
因减肥导致的心理疾病肥胖症带来心理问题
减肥是好事吗?
不,减肥前处理好心理问题。
减体重是个比较复杂的领域。减重的对象是饮食失调,比如暴食症和厌食症等。
对自己身体的错觉,认为自己太丑太胖的目标人群。
1/4的女性在生活中都有过不同程度的暴食症:对食物的渴望,在压抑之后反弹,造成各种过度补偿。
许多人会经常用记帐的方法来计算每天摄入的热量,更多的是,会将自己的尺寸、重量称重,以便控制数据变动。
这种行为会对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
不当的减肥引发的体重变化问题也常常导致抑郁。很多人开始可以减掉一些,但是一旦停止努力就会反弹,
而此时,就更加不愿意重回减肥的努力,而在内疚,羞愧,自责的情绪中越减越肥。
因减肥导致的心理疾病罗金全身为心理咨询师,以及做减肥12年,遇到过不少因之前不当减肥而导致的心理问题。
记得最典型的就是一位1米65、35岁的女性:她20岁时就开始减肥,每天最多吃一个苹果,还疯狂地锻炼。
她从85公斤减为50公斤。那个时候,她很满足,但是心情很好,50公斤体重只维持了几个月,
之后她得了食欲不振,用呕吐和泻药的方法勉强维持了5年。
最后终于对这些方法不再奏效了,她无奈只好放弃之前减肥努力。
目前她的体重为公斤。与此同时,为了对抗体重,她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
因减肥导致的心理疾病胖人生活充满不愉快和危险,盲目减肥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
对一个肥胖的人而言,认识和觉察心理问题对自己的影响,是接受自己,走向健康生活的第一步。
我们需要搞清楚胖的定义,以及我们为什么胖。
胖是吃出来的。对于很多人来说,食物是“心理拐棍”。
我们不开心的时候,吃得最多。从这个角度来说,食物是让我们心情愉快的药物。
以我的经验,治愈她暴食症的“良药”就是她的男友说的一句话:“无论你长怎样,我都爱你”。爱情,治愈了她的饥渴。
而美国著名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也是20多年来一直在体重问题上挣扎,从60公斤到公斤反复挣扎。
曾有一本杂志嘲笑她:“奥普拉决定好穿哪一种尺寸的衣服了吗?”
“体重都控制不住了,怎么能控制生活”,她一直在自责。但是越这样,她的体重就越难控制。
直至她终于找到她的目标:
我的目标是使我的体重保持健康和强壮。
我会拥抱自己的身体,感谢它给予我的一切。神赐我这身体,我喜欢它,也欣赏它。如果你足够爱自己,你就会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
因减肥导致的心理疾病那是我所听到比较好的健康声明。
一种心理、生理都很健康的生活状态,减肥是这个过程中美好的副产品,而非目的或手段。
认识和重视肥胖所带来的心理问题和社会影响,提出并实施有效的解决办法,是现代文明社会从社会角度出发的社会责任。
不管胖瘦,我们都应该得到同等的尊重。
温馨提示:减掉多余脂肪最好的利器,是爱。希望所有的胖子都能得到温柔对待。
因减肥导致的心理疾病罗金全:居家瘦副总,居家瘦培训讲师,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实训师
如果您对文章感兴趣订阅:“罗金全科学减重”,私信“学习”赠送《瘦身秘诀》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