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的春节过后,生活渐渐恢复了正常,这时候很多人却患上了节后综合症,上班时无精打采,焦虑烦躁……其实你知道吗?“节后综合症”并不是大人的专属,就连宝宝也是这个症状的高发人群呢!
那么,宝宝节后综合征是咋回事?该如何预防和调理?家长别着急,知食君这就给家长们支支招!
宝宝节后综合征是怎么回事?
可能不少家长深有感触,一个“骄奢淫逸”的春节假期过后,想让孩子从天天有妈妈陪,不用上幼儿园,随便吃,随便玩的人性状态瞬间转成按时作息,乖乖上学,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模范宝宝”,真是比登天还难。
节假日吃太多太杂,导致腹胀,腹泻,积食等一系列肠胃问题:早上熟睡如猪,晚上精神抖擞,怎么哄都不睡:不愿上学,不愿写作业,不愿离开爸爸妈妈:情绪波动大,爱撒娇,爱哭闹……没错,这就是宝宝的“节后综合征”。
面对这样一个饮食规律,作息规律全乱套的“小调皮”,简直是一个大写的“累”!
家长们别着急,我们先来了解宝宝节后症都是怎么回事呢?
1、消化不良和厌食症状
过年期间,相信宝宝跟着爸爸妈妈们一起大鱼大肉吃了很多,再加上各种零食点心,一不小心就给宝宝娇嫩的肠胃造成严重的负担,导致消化不良。
2、视觉疲劳、作息紊乱症状
春节这几天成了宝宝们的快乐天堂,这个时候父母不再管住他们看电视、玩手机,长时间面对屏幕,增加眼睛和大脑的负担,严重时还会导致眼睛红肿、精神萎靡等问题。最重要的是假期突然放松,一切规律都围绕“玩”来安排,作息时间不受控制,进而打破了平时的睡眠规律,养成了不好的习惯。
3、上学恐惧症
不少宝宝本身就对上幼儿园感到恐惧,而春节假期的愉快生活更加容易助长他们不想上学的恐惧心理,进而出现上学恐惧症。这是由于宝宝对环境的记忆不像大人那么持久,经过一个假期,可能很多宝宝都已经对幼儿园陌生了,假期生活美好又轻松,让宝宝过分留恋,又或者宝宝在幼儿园的时候感觉到夜里,压力可能来自于陌生的人际相处还有学习内容。
宝宝的节后综合征怎么治?
说到这里,很多家长就开始担心,宝宝出现了严重的‘节后综合症’该怎么办?”
1、饮食调节
春节期间,不要让宝宝养成吃零食不吃饭的习惯!另外假期结束后,饮食一定要清淡,尽量以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为主,不仅利于消化,而且新鲜蔬果里面的血清素能改善宝宝的睡眠质量,减少宝宝焦躁的情绪。父母可以多花心思在营养搭配和花样变换上,这样既能保证营养均衡,又能提高宝宝吃饭的热情。
2、作息调整
假期结束后,家长和孩子尽快调整作息时间,比如晚上限制玩手机,看电视的时间,家长也做到自律,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正常的作息。睡前给孩子讲故事帮助孩子尽快入睡,以身作则,家长尽量不晚于十点入睡,宝宝不晚于九点。
3、入园恐惧缓解
父母应该引导孩子做好开学准备,在面对宝贝节后的“入园焦虑时”,父母们可以尝试和宝宝一起回忆幼儿园的人和事,一些点滴的小事。也可以和宝宝一起做几样在幼儿园进行的活动,比如画画,剪纸,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做几道练习题,帮助孩子活跃思维,提早进入学习状态。
最重要的是,要和宝宝交流,如果不想上学是有人际或学习上的压力,家长要和老师一起耐心帮宝宝克服。
几乎每次假期过后,父母都要面临一轮宝宝节后综合征的折磨。不过知食君要在这里强调,节后综合征是一种正常的现象,所以爸爸妈妈不必过于担心,但是一定要科学加耐心地引导孩子,让宝宝慢慢过渡到正常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