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下降,又到一年秋冬换季期,气候变化很容易引发身体上的变化。宝宝们由于消化功能发育不完善很容易发生积食,引发呕吐、肚子疼、发热、厌食、咳嗽、腹泻、便秘等不适反应。
入冬时节,是宝宝积食高发期,尤其是蛋白质、脂肪一类的高能量的食物最易引起积食。如何判断宝宝是不是积食?如果宝宝积食了,要如何应对?今天益养君就针对这些宝妈们关心的问题做出解答,希望能够帮到妈妈们。
如何判断宝宝是不是积食了?
1.宝宝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牙。所谓食不好,睡不安。
2.宝宝最近大开的胃口又缩小了,食欲明显不振。
3.宝宝常说自己说肚子胀,肚子疼。
4.可以发现宝宝鼻梁两侧发青。舌苔白且厚。还能闻到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
如果你的宝宝有上述症状,那就是积食的表现了。
经过临床数不清的的案例证明:积食会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厌食、腹胀、腹痛、口臭、手足发烧、皮色发黄、精神萎靡等症状。
因此,宝宝积食,需要引起父母重视!
引发宝宝积食的原因有哪些?
1.脾胃受凉,影响消化
当宝宝脾胃受凉,或者不小心吃了凉食都会影响宝宝的消化功能,导致食物无法正常消化。
2.睡前喂食,吃饱就睡
到了晚上,人体生物钟和身体激素的调节,逐渐进入休眠状态,消化系统的功能会逐渐减弱,因此睡前吃太多会对宝宝的消化能力造成负担。
3.过食不易消化的食物
妈妈们在喂养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辅食的添加进程,一般情况,4-6月开始添加辅食,从米粉开始,逐渐过渡到菜泥、水果泥、蛋黄泥等,8月后再添加肉末、肝泥等。
添加原则一定是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由细到粗。避免增加宝宝的消化负担,造成积食等更严重的肠道问题。
宝宝积食父母如何应对?
1.晚餐多吃蔬菜少吃肉
如果孩子出现食欲下降、咳嗽等积食症状,但还没有外感症状时,可采取饮食调节治疗。
对于宝宝来说,肉类吃太多就意味着肠胃消化慢,在肠胃中堆积的时间长。因此需要少吃肉,尤其是晚上的时候。
同样是食物,果蔬到达肠胃后不久就消化完毕,营养吸收掉,残余排泄掉,万事大吉。因此,可以多给孩子吃一些蔬菜。
与此同时,还要让孩子多喝水,保证睡眠充足、及时排泄,不去公共场合,积食情况就会逐渐缓解。
2.及时给宝宝断夜奶
吃夜奶会影响宝宝发育,尤其在入冬后,吃夜奶不仅仅会影响宝宝的肠胃消化功能,还会增加感冒着凉的概率,于身体发育而言,得不偿失。
断夜奶不仅是为了宝妈自己舒服,也是为了宝宝。所以,各位宝妈们,六个月宝宝生长发育达标了就可以戒掉夜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