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正,一个看起来“很听劝”的制片人。
观众爱看啥,他就拍啥。
观众说,国产闺蜜撕哔剧真的看吐了。
他赶紧奉上百合剧,或者在剧情中插入一些感天动地的社会主义姐妹情。
观众说,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怎么就没有剧组多在服化道用心呢?
于正立马变身“汉文化守卫者”,每部剧都在服装设计、道具、色调上下足了表面功夫。剧集还没播,早有人开吹。
观众说,清宫剧太多啦!
实在看够康熙、雍正、乾隆那一大家子的事了。
于正赶紧呈上明朝背景。
观众说,中华美食地大物博,人家做泡菜都能拍出《大长今》,我们的美食剧怎么这么稀缺?
于正两眼放光,这还不好办吗?
立马安排!
于是,“听劝”的于正推出了这部一锅炖的新剧——
《尚食》。
明朝美食剧,服化道精美,高级感拉满。
兼具BG线和百合线,想怎么磕就怎么磕。
还让《延禧攻略》里的“傅璎cp”——吴谨言和许凯,再续前缘。
上演一出“这一世,换我守着你”,cp粉未看剧泪先流。
但......慢着,这些剧照是不是有点微妙的不对劲。
还是盖了层纱一样的莫兰迪色调。
从《延禧攻略》到《玉楼春》再到《尚食》,于正对这个滤镜显然爱不释手。
万万没想到,都拍美食剧了,他还攥着这个性冷淡的滤镜不松手。
看看用这个滤镜拍出来的美食,你真的觉得适合吗?
说实在的,剧中的大部分食物,拍的还没有《向往的生活》看着让人有食欲。
当然,滤镜什么的只是其次。
看了几集《尚食》你会发现问题本质所在——
这既不是美食剧,也够不上高智商宫斗。
于正很明显想要复刻以往的爆剧套路。
打着美食剧的幌子,加上大女主升职爽剧+权谋宫斗的那一套,最后搞成了黏合怪的样子。
《尚食》的大女主,姚子衿。
大明永乐年间,少女姚子衿入选为尚食局宫女。
从此开启一边在尚食局升职打怪,一边和皇太孙朱瞻基谈情说爱的传奇。与此同时,她身上似乎还背负着其他秘密……
剧中,姚姐不再像“魏姐”魏璎珞一样行事莽撞,甚至还有点圣母倾向,然而金手指的光环还是不减。
比如,还是宫女的姚子衿被差使,给皇太孙送膳。
姚子衿多看了皇太孙几眼,便被太监训斥要跪好不准抬头,皇太孙岂是这等下人能随便看的?
然后,姚子衿竟然带着一脸诡异的笑容起身了——
真的看不出来是演员笑场了,还是角色的剧情需要。
一方面,剧本没给足线索;另一方面,演员的演技也浮于表面,经不起推敲。不管怎样,都没有表达出角色的城府。
所以,比起几年前的魏璎珞,吴谨言的演技看起来反而变差了。
魏姐的性格是有话就说,比较外放,至少能演出来。
姚子衿的心思,则不好表现,怎么看怎么别扭。
角色的复杂性,同时也注定了《尚食》作为美食剧的不纯粹。
女主角就不是个专注美食的人。
面对尚食局的面试官,咱们姚子衿是这样说的:“若我不入宫,我爹便要逼我嫁人了。”
乍一听,有点想法是不?
这妥妥的“智者不入爱河”的搞事业大女主啊。
结果往下看——
姚子衿确实有着现代女性的特征,比如事业心,比如平权意识,比如追求为自己而活。
但随着剧情演进,她的这些性情愈加显得割裂。
前一秒藐视皇权,金句层出不穷;后一秒就与皇太孙你推我拉、你进我退、你死我活……
不是说谈恋爱和搞事业不能并驾齐驱。而是剧情为了制造矛盾而矛盾,为了欲擒故纵而纵太远,反而看得人一头雾水不耐烦。
宫斗也如同儿戏。反过来显得女主智商拔群过于NB,男主则无聊得像个工具人,天天想着让女主给他重做膳食……
咱就是说,编剧要想写权谋、宫斗、爱情、友情、亲情多线并进,能不能先自己去恶补一下IQ?
自立自强成了挂在嘴边的口号。
同样,美食,只是姚子衿升级打怪的一个工具。
这个工具还可以是琴棋书画,诗词歌赋。
姚子衿确实也十项全能,什么都会——
美食于她没有不可替代性。
一部美食剧,却看不到主角对美食的热爱、美食的特殊之处,自然做出再精致的食物也让人兴趣缺缺。
除此,《尚食》也缺少了好好吃饭的氛围。
故事背景是高深莫测的宫廷,朝中的阴谋又常常要强行围绕尚食局的几口锅展开。
比如,宫女们准备膳食时,常常会被陷害,膳食里被投了毒。
吃着吃着,就吃出了人命。
这还怎么让人好好吃饭?
不噎着我就算不错的了。
皇宫贵族们吃饭的样子也着实让人着急,一个个跟得了厌食症似的。
第一集出场的皇帝,就是“厌食症”本人。
宫中设宴,皇上面对满桌菜肴,筷子都不动一下。
皇帝还矫情得很,小眼一闭,也不告诉别人自己想吃什么,就让尚食局的人猜去吧。
直到姚子衿灵光一闪,作出一番推理,斗胆呈上开胃菜肴和药膳肉,他才终于舍得动嘴。
不过,告诉扒姐,这一小勺一小筷的,你们能吃到个啥?
本平民实在看着捉急得很
只有本剧的吃货担当朱高炽吃得还算实在,喜好大鱼大肉,吃得喜上眉梢。
可惜的是,吃货在《尚食》这部剧里没什么人权,总是要被迫吃减肥餐,不能总是大快朵颐。
说到底,《尚食》想拍得太多,而能力又太小。
如果定位美食剧,就干脆聚焦尚食局的故事,撇开那么多皇家阴谋的枝枝叶叶,做个类《大长今》的格局。
但是这么一来,姚子衿与朱瞻基的cp线就很难保证出镜率……
于是主创小脑袋一动,全都加上!结果啥都没讲明白。
其实,想要拍好美食剧也不难——
先做减法。
然后最重要的一点:认真对待美食。
年,有一部小成本网剧《花间提壶方大厨》收获不少热度与好评。
《尚食》里关于美食没做好的地方,《花间提壶》都好好地完成了。
充满烟火气的美食滤镜,细致的烹饪过程,有。
美中不足的是,手替很明显
谁在这个时间,莫名其妙点了外卖?
对美食的专注与热爱,有。
女主角名叫方一勺,连名字里都带着和做饭相关的"勺"字。
方一勺个性有点天然呆,琴棋书画一概不通,唯独练就一手炉火纯青的厨艺。
她热爱美食,身上随时能掏出各种调料瓶,路上见到各种花花草草都能成为她的食材。
对她来说,没有什么是一顿饭解决不了的。
适合吃饭,看着下饭的氛围,有。
方一勺在第一集就说过:"两个人吃饭才热闹呢"。
这句话为本剧奠定了热闹吃饭的基础——人物之间,总是吃着吃着就吃出感情来。
也不乏一群人抢着吃饭的戏剧化场面,侧面烘托出美食有多么诱人。
虽然这些表现有点夸张,但是"看着好吃"的效果,确实达到了。
群众演员的表现也很敬业,一个个都跟几天没吃过饭似的。
连《中华小当家》看了都要说声佩服。
年,由《花间提壶》原班制作团队打造的又一部美食剧《人间烟火花小厨》,同样也十分诱人。
镜头一切到美食上,顿时感觉手里的外卖都不香了。
其实,《花间提壶方大厨》和《人间烟火花小厨》,在制作上其实都挺粗糙的。
令人出戏的手替,一眼就能看出来的穿帮,比比皆是。
但是,“干饭群众”却对这些穿帮"视而不见",因为观众能在关键的美食戏里感受到主创的用心。也因为美食足够吸引人,才能让这些小成本剧做到瑕不掩瑜。
《尚食》制作豪华,包罗万象。
美食、宫斗、朝堂、恋爱......统统都想拿下。
保护动物的美名,也要拿下
但包罗万象一旦掌握不平衡,最终只会变成“四不像”。
说于正是一个听劝的人,实际上,他听劝的目的,并不是为观众做出一部好剧。
他听劝,只是为了复刻自己的成功,做出又一部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