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厌食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瘦是圣经当代青年女性瘦身心理分析
TUhjnbcbe - 2020/11/12 6:35:00
北京正规看白癜风医院 https://4001582233.114.qq.com/

揭示「瘦理想」盛行的原因。

作者/李英华

编辑/GymSquare编辑部

本文原名为《美好与偏离:青年女性瘦身心理的质性分析》,作者李英华,GymSquare有所编辑。

「以瘦为标」的当下,「瘦」不仅是女性日常谈话中的高频词,而且也影响着女性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饮食偏好、着装搭配,还是生活作息、运动健身。

「瘦理想」俨然成为女性群体的形象圣经。

瘦理想指女性对以「瘦」为评价核心的理想身材的美好想象与希望,个体将其内化后会表现出持久而强烈的瘦身追求。

本文通过对19名受访青年女性进行深度访谈后发现「青年女性在瘦身方面整体表现出美好与偏离两种心理样态,具体包括瘦身憧憬、自我客体化、身体不满与饮食失调,并呈现动态化交叉与叠加。

原因主要涵括追求健康的需要、提升魅力的欲求、审美文化的引领、身体规训的约束与媒体宣传的助力。

研究结果认为身材审美文化是瘦理想盛行的核心因素,这一结论印证了文化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也为该领域的研究增添了本土情境下的观点。

访谈对象共计19名,年龄差较为明显,生活背景与人生阅历的差异性有助于丰富研究成果。

从大学生、美容美体机构及健身会所的会员入手选定最初访谈对象,并以这些访谈对象提供的人脉资源为依据继续抽样,抽样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样本的代表性,能够满足研究需要。

主要内容包括怎样定义身体的「瘦」、你受到「瘦理想」什么影响以及「瘦理想」流行的原因等内容。

她们都有不同的

瘦身圣经

整体来看,「瘦理想」影响下的青年女性瘦身心理表现出美好与偏离两种样态,具体包括瘦身憧憬、自我客体化、身体不满与饮食失调。

除「瘦身憧憬」外,其他均属偏离的消极样态,且「身体不满」的体验最为强烈。

//陶醉于瘦身后的美好:瘦身憧憬

如今,广告中的修图现象已非商业秘密,即使明确意识到「图像不实」,女性仍然希望自己的身材看起来像广告中的模特。

她们对瘦形象的反应并不会因为图像的真假而改变。

这可能是因为这些广告令她们更多地体验到积极情绪,虽然会因自己与理想身材之间的落差体验到消极情绪,但更会因憧憬瘦身之后的美好生活而体验到积极情绪。

这种「瘦身憧憬」带来的积极情绪—即陶醉于瘦身之后的美好—可以促进身体满意度的提升。

我的衣服基本网购,那些卖家秀真的就是「图骗」!......腿都跟棍儿一样......不过,确实好看哪!哪像我这腿这么粗,想穿高筒靴都穿不出效果,我要那么瘦多好!(No.5)

我现在做瑜伽特别注意腿部塑形,总想自己也瘦一点多好,瘦了怎么穿都好看。有几条裤子拍(指网购)瘦了也懒得退,正好鞭策自己减肥。(No.7)

瘦身憧憬是女性瘦身的美好动机。通过反复接触虚拟或真实的瘦形象而产生的瘦身憧憬可以诱发积极情绪,即在「我也会变得那么瘦」这样的心理促进下,个体会体验到对未来身材的憧憬,可以促进女性对社会比较的更多良性参与,例如身材管理上的自我鞭策。

短暂瘦身憧憬带来的心理体验上的改善不一定引发实际减肥行为,但长期的瘦身憧憬却可以促成一种生活方式:励瘦(thinspiration,一种以图片、视频等媒体形式激励女性试图减轻体重,以保持健康身材的生活方式)。

说实在的,我一开始就喝过减肥咖啡的,两个月瘦了10斤—瘦下来的感觉就是好,跑两步都觉得轻快得很,后来不喝了,怕(对)身体不好......就想报个健身班,有教练督促的话我各种作业完成得还算积极,看见镜子里的自己特别精神,公司的小套装(穿上)也很有感觉。我这(身材)保持了有一年多了,我觉得我能坚持下去。(No.9)

//消极的自我形象感知:自我客体化

自我客体化(self-objectification)是个体作为第三方对自身身体形象的感知内化,对自我概念的发展具有消极意义。

对女性「美即是好」的刻板效应与「颜值就是生产力」(流行语,截至年12月15日,以「颜值就是生产力」于百度进行搜索,显示相关结果约个)的新兴主流认知相互作用,使更多女性相信成功的标志是」goodlook」(好的外表)而不是「goodwork」(好的业绩)[17]。

这一观点不仅强调了外表在女性心目中的重要性,而且催生了许多社会现象,例如,日益盛行的美体瘦身机构、招聘过程中的“身材歧视”,这些都在向人们传达出“形象至上”的信息—好的外表跃然成为女性能力的标配。

长得好看就是竞争力,领导带出去(见客户)的,那(形象)都差不了,而且也是给公司长脸啊!干得好不好不重要,关键是长得好不好。(No.2)

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但我觉得身材更重要,脸又没多大,而且可以(凭借)化妆(显得漂亮),但身材差了穿衣服就太丑了。(No.17)

要是颜值不行还再胖点,那简直是噩梦,没法出门,特别没自信,就算别人不说你,你自己也觉得难受,一胖毁所有—多绝望!所以我每天不吃晚饭,不敢让自己吃胖,胖了别说影响你毕了业找工作,连对象都不好找。(No.1)

「美好体貌」与「强大竞争力」之间的逻辑联系诠释了社会文化对女性身体意义的解读,这种解读不仅使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剧了对瘦理想的追求,也进一步弱化了女性的社会作用,忽视其真正的社会价值与自身能力—越来越被置于他者的境地。女性逐渐习惯用审视挑剔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身体,自我客体化深入意识,从而导致自我概念的不健康发展。

对于女性,形象就是事业。虽然(这样说)绝对了点,但没颜值没身材就靠拼才华,太难了!(No.11)

现在有句话叫你(指丈夫)负责赚钱养家,我(指妻子)负责貌美如花,女的工作上有成绩,那是锦上添花的事,关键还是要每天各种美美的。(No.10)

//形体认知功能失衡:身体不满

身体不满(bodydissatisfaction)包括个人体重和体型的认知功能失调以及因此产生的消极信念与感受,是个体身体意向失调(bodyintentiondisorder)的表现,也是个体关于身体满意度的一种负面表达。

身体不满是受访者普遍感受深刻的体验。

由于自然接触各种途径的、展现瘦理想的形象,女性与瘦形象的社会比较已然是自动发生的过程:随时地、不断地、不自觉地将身体与理想体型对比。如果未能满足理想中的标准,则自我评价为「不符合社会审美期望」,从而导致身体不满,遭遇「因体型焦虑引起的消极自我感知与情绪低落」[18]。

我舍友腿细身材好,每次她买了衣服(在宿舍)试,我们就说她拉仇恨,人家瘦,穿啥都好看。(No.1)

抖音上有个视频:一个女孩上体重秤,体重刚显示,她一脚踩住那个数字—太胖了不想看嘛......我们也差不多那样,特别怕胖......和闺密视频,她每次肯定是先问我「我胖没」,就想听我说她瘦了。(No.17)

我对自己的体重特别敏感,每天都要称,轻了会小欢喜,重了就有点郁闷,哪怕是(重了)两斤......家里催我要孩子,一想到生完孩子(身材)就走样了,怪担心的。(No.7)

我腰上有「游泳圈」(指肚子的脂肪,形容人胖),关键我还不高,每天郁闷得我。(No.5)

A4腰挑战[将女性的腰部与A4纸的短边(21厘米)进行比较的活动]是近年来流行于我国青年女性群体中的一种「理想与实际身材对比」的方式,曾掀起一股炫瘦热潮。相较于平均身材的女性,拥有A4腰的极瘦女性整体身体意象更积极一些,这意味着未能「达标」的女性可能体验到不同程度的身体不满。

也确有研究表明,对于自己的身体,女性群体「存在一种普遍性不满」[19]—极少有人认为自己「瘦到达标」。

这种消极体验可能导致女性「通过手术达到理想身材标准的行为」[20],使一种「病理化的女性身体概念得以强化,即美不必是天生的,美可以通过消费与医疗介入而获得」[21]。

之前流行什么A4腰、iPhone6腿那会儿,我们也在宿舍自己比画,说是(那标准)太夸张,大家也就开心闹着玩,不会太在意,可肯定还是(离标准)越接近越好嘛,锁骨链就是得有(明显)锁骨戴上才好看!(No.2)

有关体型体重与饮食习惯方面的言语互动加剧了个体身体不满的体验,例如外表调侃或戏弄以及对节食行为的理解。研究发现,女性友谊团体中经常发生的肥胖谈论「具有自我贬损的性质」[22],经常参与肥胖谈论「增进女性身体不满的负面体验」[23],高度影响着她们的体重控制行为。

去年冬天我去外地参加培训......大家寒暄的话题无非是穿什么好看、怎么穿好看,大家要么各种夸人、要么各种自黑......你看我这腿粗的,还不直......人家那瘦人的(衣服)我都穿不上......真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大家各种试(衣服)各种调侃(身材),我感觉也不是当时笑一笑就过去了,对自己还是有影响的,然后今年我就办了一张健身卡,想瘦点,另外饮食上也在调整,晚上只吃水果或是喝点代餐粉。(No.11)

各社交网站为瘦形象方便快捷地传播提供了便利。主动地、频繁地将自己的实际身材与他人修饰过的身材进行上行比较(指与比自己强或好的人比较),会导致个体更加

1
查看完整版本: 瘦是圣经当代青年女性瘦身心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