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吐管”曾折断过
中间用透明胶粘起来
这种情况让医生们很为难,内镜下如果能取出是最好,但是难度很大:一是管子太长、质地硬、管壁厚,内镜下夹取困难;二是不清楚管子是否已经刺穿了胃部,如已经刺穿,那拉取管子的时候胃可能出现大出血的情况;三是食道在不进食的情况下为收缩状,直径也就2厘米左右,这根管子占据了整个食管腔,被食道吸附,拉取时会有阻力;四是取管时患者将气管插管,气道被封堵,有可能发生误吸,危急生命。12月4日,经过医生努力,最后取出异物。图片来源:广州日报整根催吐管长30多厘米,患者反复使用,曾经折断过,管子中间用透明胶布缠绕。管子取出后,岳主任为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发现患者胃部和食管有溃疡,并且将残留在胃里的透明胶布取出,万幸胃部没有穿孔。岳辉主任表示,盲目的插管对内脏的伤害非常大。“插管在医学中有较严格的要求,比如做胃镜检查的病人,一般需要提前八小时禁食、禁水,而医生也都必须经过专业的训练,并且是在无菌消*后且有监视器的情况下进行插管,以防使患者受伤或者感染。个人使用插管的方式催吐,很容易误伤食道及胃部,如果插管的一端较尖也极有可能戳破器官,引起消化道穿孔。”吃完立刻催吐
身高1米6的她体重仅35公斤
在浙江大医院(简称“浙大一院”)精神卫生科主任医师胡少华的诊室里,也不时会接诊这样一群病人。他们可能正值妙龄,因为“进食障碍”,被“食物控制”,深陷泥淖,不能自拔。进食障碍,虽然只是涉及到精神的一个小病种,但这却是精神障碍中致死率最高的一种,死亡率高达5%-15%。
28岁的芳芳(化名)是胡少华的众多患者之一,早年父母离婚,她从小与爸爸相依为命。从大学时起,对自身要求极高的芳芳就出现暴食、贪食的症状。参加工作后,每当遭遇不如意,力求完美的她就靠“吃”来缓解压力。因为担心“变胖、没人爱”,在偷偷吃进去高于正常食量3至4倍的食物后,她立马跑到厕所里将吃的东西一吐了之。久而久之,她喉咙非常松,轻轻按压喉头或是一弯腰,嚼碎的食物就喷涌而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找到胡少华“求救”时,身高1.6米的她,只有35公斤,已经闭经2年。芳芳情绪低落、异常敏感、羞于见人。进食障碍严重困扰着她的工作生活,让时而异常难过、时而特别亢奋,不仅无法社交、甚至无法和同事正常交流。经诊断,芳芳为神经性贪食症,共病双相障碍。在经过半年的心理疏导、用药治疗及饮食指导,芳芳的病情得到稳定,终于重返工作岗位。
进食障碍是中国7大精神疾病之一
易同时出现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年2月的《柳叶刀·精神病学》杂志上,发医院*悦勤教授团队进行的中国首次全国性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的第一批主要结果,这个精神卫生状况“大摸底”,将进食障碍列为困扰着国人的七大类精神疾病之一。
进食障碍包含神经性厌食、暴食症、神经性贪食和神经性呕吐,多发生在年轻的女性、甚至一些未成年女性身上。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其中,神经性贪食症,除反复出现的暴食行为,还会服用泻药、自我催吐、疯狂运动、禁食等极端措施,以消除暴食后引起的发胖。久而久之,还形成一个死循环:进食冲动——暴食——懊悔——催吐(或滥用泻药,过度运动等)——进食冲动……催吐的人还会称自己为“兔子”。神经性厌食具有明显的体相障碍,病理性怕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