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热天气的来临,越来越多的宝宝开始不好好吃饭了,幼儿厌食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有这方面困扰的家长基本能占总门诊量的1/5。如果不巧您的宝宝也不爱吃东西,那么就来听听我们门诊治疗中心的马欢欢护士长怎么说。
孩子厌食是一个表面现象,一味的使用增加胃口的药物调理未必会有好的疗效,要解决这个问题,同时有必要寻找到孩子厌食的原因。现在我们一个一个的排除。
食物一次做太多,剩下的继续吃
细菌、病*感染,也是导致孩子不吃饭的原因之一。所谓病从口入,感染的主要途径往往都是经过口腔。当气温超过20摄氏度时,潮湿环境里面的细菌就发生几何级别的增长,这也是夏天食物更加容易变质的原因。解决的方法就是所有幼儿的食物都临时调配,每次少量,剩余食物都不再继续使用。
不勤给孩子洗手,自己也不洗
细菌、病*除了可能通过食物进入口腔,还可能通过宝宝的手。因为宝宝们总是对周围的世界好奇,总是喜欢触摸各种物体,继而不定时的“吃手”,所以一定要勤给孩子洗手。肠道病*无处不在,很多时候成人本身就可能是病*的携带者。所以,抚养者的自身清洁也十分重要。接触孩子之前最好都认真洗手(7步洗手法)。有条件的话,家长下班回家后立即更换洁净的服装。万一孩子真的发生了感染性的疾病(感冒、拉肚子),积极的治疗疾病远比去单纯的调理胃口来得重要。家长也应该理解这时出现的厌食是由疾病引起的暂时现象,等疾病康复后是可以逐步好转的,不必过于担忧。
老吃粥,碳水化合物摄入不足
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可以节约蛋白质。只要涉及到营养学的问题,必然会讨论到如何控制糖异生。很多家长,尤其是辣妈,总有一个误区。“我饿的时间越长,越减肥。”在这里我抱歉地告诉你,不对。当碳水化合物不足以支持身体的葡萄糖需求的时候,身体是会立即分解糖原,仍然不足时就会拿原本用来长身体的蛋白质来供应能力,这就是糖异生。辛苦吃进去的蛋白质没利用好,原因是摄入的碳水化合物不足。所以,一餐合理的幼儿饮食,应该提供50%左右的碳水化合物。这时,有的家长就会反驳说:“我的宝宝都吃很多粥的。”这种食物的选择,其实是不智的。因为,粥比干饭稀太多了,营养都兑水了。碳水化合物的来源包括,谷类、蔬菜、水果、奶制品等。
不注意吃饭环境,常训斥孩子
高档的餐厅追求优雅的环境和体贴的服务,那是因为心理学早就证明了人的情绪和进食的胃口息息相关。孩子也不例外,每一餐的进食都是一次体验。我建议,孩子要有固定的进食位置,这样可以让他迅速的进入角色,同时这个位置要舒适安全。幼儿的进餐场面都是混乱的,无一例外。所以,不要因为孩子把周围弄脏了而生气,他/她只是孩子。如果孩子可以自己进食,请不要再喂饭了。进食本应是愉快的过程。研究表明,严厉的餐桌体验会增加儿童日后神经性厌食症的风险。长久的餐桌训斥会使孩子形成进餐时不愉快的神经反射,从而产生情绪性的厌食行为。试试在吃饭的时候聊聊今天开心的事情,把进食的喜悦融入生活的其他方面吧。温馨提醒儿童的厌食是个多原因掺杂的结果,家长先把问题逐一的排除,把家庭可以处理的问题先处理,让后让医生做医生的治疗工作,这样可以事半功倍,疗效持久。
家长朋友们有什么想说的话,拿起手机给小编留言吧!记得提醒您的亲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