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厌食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医小儿厌食症的中成药应用
TUhjnbcbe - 2021/7/31 20:52:00
安卓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963.html
“厌食症对应的中医病名(或范畴)是“厌食”,临床选用中成药时,需根据患儿临床证型、表现的不同而选用不同的药物。脾失健运证主要临床表现食欲不佳,精神尚可,面色欠佳,爱流口水,食后腹胀,大便不调。常用中成药健儿消食口服液、启脾口服液、健胃消食口服液等。用药指导该证型多见于厌食症早期。伴有汗多、手足心热者,宜选用健儿消食口服液;启脾口服液含有人参,感冒发热患儿不宜服用。脾胃气虚证主要临床表现颜面无光泽,不思饮食,食后不消化,乏力,易出汗,可有腹胀,大便偏稀,可夹有不消化食物。常用中成药醒脾养儿颗粒、小儿香橘丸、儿康宁口服液等。用药指导该证型见于厌食症状持续时间较长者。若伴有睡眠不安,夜汗多可首选醒脾养儿颗粒;小儿香橘丸宜用于饮食不节、脾胃功能弱所致的面色无光泽、食差、腹胀或大便不调,不宜用于消化不良引起的大便清稀、夹有泡沫、气味酸臭或如蛋花状者;儿康宁口服液宜用于脾胃功能弱所引起的上述表现者,不宜用于伴有胃部灼热、喜冷饮、手足心热的患儿。脾胃阴虚证主要临床表现不思饮食,口干喜饮,形体消瘦,易烦躁,夜间睡眠不安,手足心热,大便干。常用中成药儿宝颗粒、小儿康颗粒等。用药指导该证型多见于厌食日久、营养不良的患儿。儿宝颗粒宜用于病久脾胃功能弱所致的瘦弱、烦躁、食差等,不宜用于呕吐酸腐、腹胀腹痛、大便酸臭、夜啼烦躁、手足心热的患儿。脾胃湿热证主要临床表现不思饮食,厌恶进食甚至拒食,口渴不欲饮,恶心甚至呕吐,口臭,大便酸臭或大便干。常用中成药保和丸、枫蓼肠胃康颗粒等。用药指导该证型多见于饮食不节所致的厌食。伴有脾胃功能不良、腹泻者不宜单独使用。肝旺脾虚证主要临床表现食欲不振,厌恶进食,形体偏瘦,两胁胀满,平素烦躁易怒,夜寐欠安,兴奋躁动,口苦泛酸,嗳气呃逆,大便失调。常用中成药小儿肠胃康颗粒、健儿乐颗粒。用药指导面色无华,腹胀,腹泻,大便中夹有不消化残渣,或大便稀溏者,宜选小儿肠胃康颗粒;食积少食,甚或拒食,舌苔薄白,脉滑者,宜选健儿乐颗粒。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上述药物。作者:吴力群(北医院儿科)排版:刘清华

本文为《中国社区医师》原创作品,版权所有,如需转载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小儿厌食症的中成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