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卫生日
“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
在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来临之际,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在一楼门诊大厅举办了“青春之心灵青春之少年”主题的大型义诊以及系列科普宣教活动。
一、义诊活动
今天,义诊活动由中心十七名精神心理专家出诊,吸引了上百位患者、家属以及市民的热情参与。
活动还未开始,大家早已坐在专家的桌牌前等待,活动开始后,现场不时排起长队等候咨询。整个上午,大概多人进行了现场咨询。
现场设置宣传资料发放点,免费发放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书籍、精神障碍诊疗及康复手册等宣传材料余份。期间,中心10余名研究生志愿者义务为来访者做指引、维护秩序、指导就医、预约挂号等。广受来访者好评。
图
研究生志愿服务
此外,心理测查室的工作人员更是借助智能化设备,为来访者免费进行抑郁、焦虑、人格以及认知方面的量表测查,无纸化加智能化测查为患者节省了时间,也更快出具测查结果。
图
二、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记者问
围绕今年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主题,中心主任王学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特别提到,精神疾病的发生逐渐出现低龄化趋势,据研究统计,中国儿童和青少年中出现抑郁症状的比例是19.85%,也就是说,每五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可能存在抑郁症状,此外,焦虑情绪、网络成瘾、睡眠问题等也在青少年中屡见不鲜,儿童青少年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的重视。
在提到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发生的原因和如何应对方面,王主任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解析。
“
一、家庭原因。不良的教育方式如家庭暴力、情感的忽视、较高的期待值、辱骂、责罚、攀比等,很容易使青少年形成自我否定、自卑、自责的性格特点,遇到困难往往选择逃避,容易出现腹痛、胸闷、头疼头晕等躯体不适症状,长久积累可能发展为心境障碍、睡眠障碍,难以完成学业。
对策:家庭应营造出一种幸福且放松的氛围,向朋友一样平等相处、互相尊重,而不是以父母的身份严厉管教。
二、学校压力。繁重的学业任务、老师的批评责罚、同学关系不佳、睡眠不足等都可能引发青少年出现精神心理问题。
对策:适量减压、增加户外运动、增加团体活动,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学会辩证的看问题,合理疏导自己的情绪。
三、社会层面。随着时代的发展,未成年人的网络普及率已达99.2%,在娱乐与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如网络成瘾、价值观的扭曲等。
对策:加强互联网络的监管与治理,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应该注重儿童青少年健康的成长环境的营造,多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想法,谨防其沉迷网络。
三、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系列讲座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受到国家、社会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