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诊疗服务项目
(一)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1.各种心理障碍
①心境障碍(如:抑郁症)、
②癔症
③应激障碍
④神经症(如: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等)
⑤进食障碍(如: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呕吐等)、⑥非器质性睡眠障碍(如:失眠症)
⑦非器质性性功能障碍
⑧人格障碍
⑨性心理障碍等。
2.工作、家庭、恋爱、婚姻问题、人际交往障碍。
3.青少年的各类心理问题。
4.躯体疾病伴发的心理问题。
5.预防自杀和危机干预。
(二)心理测评
包括焦虑、抑郁等症状的量表评定、人格、个性的心理测验,如MMPI、EPQ、6-PF、SCL-90、SAS、SDS、HAMD、HAMA等。
二、门诊安排
坐诊时间:
每周周二、周五
上午08:00—12:00
下午14:30—18:00(夏季)
14:30—17:30(冬季)
上班啦上班啦~
不要怀疑
你今天在上班
清醒一下
感觉怎么样?
假期余额已清零
可工作状态完全不在服务区?
看看下面这些症状
你中枪了吗?
睡眠紊乱
精神萎靡
表现:长假玩乐过度,甚至通宵喝酒打牌,不给身体充分的休息时间,打乱了人体正常的生物钟,造成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睡眠紊乱”就会找上门。
代谢紊乱
消化不良
表现:长假胡吃海喝,身体摄入过多的高脂肪或热量高食物,加重肠胃负担,引起消化不良。
神经性厌食
表现:过节往往出现一天不停嘴的现象,吃多了,就容易撑着,引起神经性厌食。
退潮忧郁症
表现:在高度兴奋、高度热闹的节假日过后,又回归到平静的、日常的生活,因而感到孤单、抑郁、无聊等症状。
眼睛不适
头重脚轻
表现:假期沉溺于网络,只觉得头重脚轻,眼睛发干,涩痛不适,看东西发花,还成了双影。
疲惫燥热
旅游后遗症
表现:旅途劳顿消耗了大量的精力和体力,人体的免疫力降低,有些人会有全身燥热、感冒发烧、角膜发炎等症状。
恐惧上班
表现:连续几天吃喝玩乐,很多人到了上班第一天还有些不适应,一些上班族甚至对上班怀有恐惧的心理。
“假期综合症”怎么破?
8招让你满血复活!
“吃出来”的病 靠吃调节
“‘假日综合征’以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等吃出来的疾病居多,患者大多数是因为吃了过多油腻或不洁的食物、饮酒过量等,加重了胃和肠道的负担,表现为消化不良、腹痛、厌食、恶心。”医院郑东院区消化内科主任冯素萍告诉我们。
冯素萍建议,可适当吃些健胃消食片或山楂片,增加适当运动。肠胃调理应尽量避免肥腻的食物,保持谷物、豆类、蔬菜、水果的食用量。
不想上班,慢跑来调节
长假结束了,你有没有自言自语“我不想上班”?不少人在节后上班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或失眠,甚至失落、抑郁、提不起精神等现象。
医院临床心理科医师李艳艳建议,调节还是先从“心”开始,“其实我们不妨从今天就开始,收心,把心收回来。把自己的状态,从假日的狂欢状态调整到准备进入工作的状态。从今天开始就尽可能地按常规作息时间,一定要休息好,不要再熬夜了。”
对因假期作息不规律而失眠的人,现在应早睡早起,每天保证6~8小时睡眠,以步行或慢跑等运动来缓解节假日带来的作息紊乱。从生活内容到作息时间都作出相应调整,上班后给自己安排好一天的工作,做好工作计划和时间安排,把自己的精力放在这些事情上,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