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享受美食是人生一大乐事。不管是节日还是放假,不少同学往往会吃顿大餐来庆祝一下。
但有一群人在难过、郁闷时,会选择大吃大喝完全控制不住自己,而且经常反复发生。长此以往,不仅可能吃出“肥胖”,带来各种并发症,背后可能还藏着更危险的“凶手”。
近日,一则新闻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
杭州大学生圆圆,由于压力过大,喜欢上了暴饮暴食,酷爱吃甜食,一次性可以吃掉4斤面包、2杯奶茶,要吃到“咽不下一口水”才罢休,一段时间后她迅速发胖到斤,甚至闭经。
图片来源:摄图网
医生诊断圆圆患上了暴食症和双相障碍,沟通才了解到,原来由于父母对她的要求过于严苛并且与同学关系也不太融洽,导致压力很大。偶然间发现大量进食后非常轻松,她便越来越依赖这种“解压方式”。
经过治疗,圆圆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知识科普
暴食症,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情绪性进食”,其实是进食障碍的一种。进食障碍包含神经性厌食、暴食症、神经性贪食和神经性呕吐,多发生在年轻的女性、甚至一些未成年女性身上,是一种心身疾病。
#2
很多时候情绪化进食,往往伴有一定的“报复性进食”,不饿但想吃,甚至吃饱了还想吃,有些人可能还会吃到呕吐,对身体来说都会造成较大的伤害。
01
从生理角度,变胖,变丑
消极情绪会助长摄取高糖、高热量食物的倾向,长期吃这样的食物,热量超标,消耗不掉就会转变脂肪堆积在体内,离肥胖、高血脂、高脂肪等慢性病不远了。
02
从心理角度,陷入不良情绪的循环
每次吃完那些高糖高脂肪的食物,会一种新的对于体重和健康的焦虑会油然而生。这种焦虑加上原本的糟糕情绪,会让人产生更为强烈的想要暴饮暴食的欲望,我们往往就这样陷入“借吃消愁愁更愁”的恶性循环。
当然,如果你只是在开心的时候想吃点好吃的犒劳自己,这并没有什么问题。
图片来源:摄图网
生活中,你有没有过这些行为:
?渴求一些特定的食物,一般是高糖、高热量的。
?经常无意识地进食,意识不到自己已经吃了很多东西。
?即使吃饱、吃撑了心理也没有满足感,停不下来。
?过量进食后会觉得后悔、愧疚。
如果你符合以上几条,那基本就是情绪化进食了。
爱吃并不是坏事,但当你发现吃成为你唯一发泄情绪的方式,而且反复出现暴饮暴食时,医院进行检查,避免情况持续恶化。
#3
美食,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幸福感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好好吃饭这件事,似乎在今天变得越来越难。
且不说因为工作忙碌,越来越多的人长期接受外卖的“投喂”,饮食结构非常不健康,对于患有情绪化进食的人来说,“吃”可能变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
怎么改善呢?
不要着急,学会这4步,可以帮你停止情绪性进食。
▍参考素材:浙大一院、健康湖北等
▍编辑:张恰恰
切记,不可暴饮暴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